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新商帮”出世,东北打造营商新环境

    作者:本报记者 鲍盛华 张士英 吴琳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7日 05版)

        “我们全体吉商有信心、有决心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中,不忘初心发展吉商,有所作为成就吉商,砥砺前行辉煌吉商,务实发展名扬吉商。”今年吉林省第二届全球吉商大会现场,荣获“吉商突出贡献人物”称号的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和平说。

     

        从首届全球吉商大会到现在,仅仅一年,吉商回归吉林省的投资引资签约数额总计就达到了1844.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0多亿元。如今,全球150万吉商正在汇聚力量,成为东北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吉林新商帮崛起的同时,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也在营造商业环境方面大力度推进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务实有效,给东北整体商业文化的成熟进一步创造了空间。

     

    大力整合商业团体打造新商帮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不断创造条件与环境,突出发展民营经济。2016年7月底,吉林省上演了一幕商贾云集的大戏: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吉商齐聚长春、齐聚2016首届全球吉商大会。

     

        在首届全球吉商大会上,吉商联合会正式成立。联合会由遍布全球的吉商和在吉林省内投资创业的非吉林籍企业家、外埠驻吉林商会及所有国内外吉林商会、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自愿结成,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当选为全球吉商联合会主席。

     

    深入发掘商业精神为新商帮立魂

     

        2016年6月,历时一个月的“吉商精神”全国征集活动正式展开。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首届全球吉商大会上正式对外宣布了“吉商精神”:重德重义、敢闯敢为、善融善创、思源思报。

     

        地广人稀的生存环境、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民族文化、东北人民十四年爱国抗日形成的红色文化、新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所形成的工业文化……正是多种文化在这里的激荡交融,造就了吉商的精神品格。

     

        “弘扬吉商精神,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认为,把吉商的精神、经验、发展模式总结出来,并加以推广,能很大程度上补足东北振兴的短板。

     

        还有专家指出,“吉商精神”的提出对东北其他两省也有普遍意义,东北三省经济结构、产业特色、文化传统都比较相似,“吉商精神”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整个东北企业家的一次历史性盘点。

     

    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创造商业文化新境界

     

        就在吉林省力促吉商新商帮崛起的同时,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也在大打“营商牌”。

     

        在哈尔滨,政府通过大处室改革“瘦身”,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一下由172个减少到32个,分管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名减少到32名,企业的办事“路径”变短不少。同时,市里出台行政问责、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六项禁令”,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亮剑”,累计查处吃拿卡要、失职渎职等案件1083起,问责2047人。

     

        在沈阳,营商环境直接与世界“接轨”,引入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对照企业生命周期5个阶段、41项指标,每隔半年就做一次营商环境评估。同时推进1800多个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审议通过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透露,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新登记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9.2%。从新商帮的横空出世,到营造良好经济发展软环境,一个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正在东北各地形成。

     

        (本报记者 鲍盛华 张士英 吴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