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的新闻】
“我觉得你也得有一件红色的大衣,这样才显眼。”10月18日早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九大“党代表通道”首场采访活动刚开始不久,记者就收到了正在看直播的家人发来的信息。
在或大或小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人和新闻事件一起,都是被审视的对象。只不过,“受关注”早已脱离了“身着红大衣”这样的层次,进阶到技术、创意的比拼。
《为十九大打call》《唱响光明中国》《我的红色记忆》《一瓶白酒,为何受到习近平关注?》……攒足了劲儿的各路媒体,十九大一开幕就争先放出自家“重型武器”,以期在拥挤的融媒传播路上占得一席之地。人民网记者章斐然和她的同事还实现了新的突破——将十九大现场情况通过视频播报第一时间传递给正在乘坐飞机的旅客。
“新媒体产品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的协同作战,从文案到技术再到传播渠道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光明日报记者叶乐峰深度参与了报社多款“十九大特制”新媒体产品的生产,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尤其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预判,否则出现一个小疏忽就可能会给整个产品留下遗憾。
以产品经理的身份“运营”自己的新闻产品,首要的是避免瑕疵、避免遗憾。但在澳亚卫视记者李一鸣看来,新闻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从业已有11年之久,熟稔境内、境外媒体报道各种规则和技巧,但在节目完成的下一秒还是会心生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提交代表采访申请有点晚扣1分,评论的深度也不满意再扣1分。”李一鸣给自己在十九大报道中的表现打了8分。她说,十九大新闻中心提供的发布会信息很充分,网络带宽和公共信号也很给力,那8分完成起来觉得“很踏实、也很顺利”。
“开放,是这次十九大报道最大的一个亮点。”李一鸣说,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信息获取便利、活动安排丰富上,更体现在所接触和采访的党代表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她认为,“开放,本身就是一种自信”。
无论何种载体形式,如何更新自己的话语体系与表述方式都是媒体共同面对的命题。叶乐峰认为,主流媒体要有主流叙述,也应有话语魅力,要能“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这是适应网上网下新形势的必然之选。
移动互联时代,大大填平了传者与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沟壑,当信息不再稀缺,“从观点纵切”就成了李一鸣们下意识的选择。在每天的晚间直播中,澳亚卫视特别开设一个名为《记者观察》的栏目“兜售观点”。《中华工商时报》开设专栏《记者小燕的十九大视角》,将观点作为自家拳头产品,以小博大。“我们专栏首篇评论聚焦、解读‘民营企业’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这个点,传播效果很好。”该报记者张文燕兴奋地说。
章斐然“一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在战斗。拍照、摄影、采访、写稿,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工作状态就是“马不停蹄地变换手中的设备”。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用户对信息解码方式的不断进化,让“变”一直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词。“这使得媒体和记者不断调适自己的功能和定位,以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李一鸣说。
谈到变,人民日报记者雷声感触更深。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九大,雷声连续多次参加党代会报道,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流淌的时光。为了让镜头更好地讲故事、讲更好的故事,他甚至连做梦都在想摄影如何求新求变。“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见证’的诠释与追求。”他说。
“见证”,是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雷声表示:“记录的是当下,但对于后来者来说,那就是历史。”
(本报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