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
一片片规划有序的产业基地,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一栋栋造型别致的漂亮房屋……9月中旬,记者走进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一个生机勃勃的农业旅游大观园呈现在眼前。谁能想到,几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乡亲们在村党委书记熊尚兵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发展产业,把苦日子变成了甜日子。
熊尚兵18岁就开始在外打拼,渐渐积累了不少财富。可是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一人富不如众人富,一人赚钱不如带领大家一起赚钱。”2003年春节,40岁的熊尚兵下定决心回家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说起来轻松,干起来难。齐圣村3500多村民中,差不多三分之一是贫困人口。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村民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还有部分群众住在危房中。
“要想富,先修路。”熊尚兵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38万元填补资金缺口动工修路,自己天天忙着统筹协调、测量土地、筹备材料。没用多久,一条12公里的村级公路就修通了。
修通公路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望着荒芜的土地,熊尚兵心里盘算着,要想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才是根本出路。他四处考察,得知当地适合种植猕猴桃后,便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搞专业合作社,主打优质红心猕猴桃。熊尚兵带着村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动员。
“栽这个东西真的能挣钱?既不能当饭,又不好保存,如果卖不出去,我们喝西北风呀?”面对新产业、新模式,群众不理解,一些党员也泼冷水。“现在城里人讲究生活品质,红心猕猴桃销路好得很!产品合作社包销!”熊尚兵给乡亲们“打包票”。
最终,开州奇圣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3000亩,200多户村民入股。如今全村贫困户都在合作社有了自己的股份,齐圣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
产业发展的同时,熊尚兵不忘抓党建工作。齐圣村先后建立起猕猴桃、柑橘、乡村旅游三个产业党支部,23名党员成了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产业经纪人,18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产业经纪人发展成了党员。
党组织建强了,党员队伍壮大了,齐圣村的发展更顺更好了——山脚1500多亩标准化柑橘果园,山间2000多亩红心猕猴桃,山顶200多亩蓝莓,特色农家乐点缀其间,齐圣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度假地。
(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