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今年3月,一部话剧《独龙天路》感动春城昆明。该剧讲述了时代楷模高德荣带领独龙族乡亲们修路改变家乡面貌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独龙族建设幸福家园的追梦之路。在纵贯云岭南北的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活着独龙、德昂、基诺、怒、布朗、景颇、傈僳、拉祜、佤9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狩猎和刀耕火种原始状态,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帮助这9个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亲切会见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他指出,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为了帮助直过民族圆小康之梦,两年多来,云南省实施了“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探索出“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的直过民族脱贫之路。
曾经的贫困
一栋栋梯形的杆栏式茅草房,层层叠叠地分布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村头的小学教室是全村唯一的瓦房……这是1999年记者在滇西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见到的寨子。
“以前我们全村人都住高山上,住用树枝建的杈杈房,坡陡路滑,公路不通,干旱缺水,2009年盈江地震时,村里的房子倒了大半,幸亏政策好,让我们搬到山下住进了统建房。”德昂族村民李发有说。
据了解,云南直过民族分布在13个州市58个县,2014年年底,直过民族聚居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73万户、贫困人口66.75万人,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11.6%,贫困发生率达28.6%,高于全省15.4个百分点;直过民族聚居区还有整体性(D级)危房11.2万户, 6.86万户饮水困难,1983户未通电,1.34万户未通广播电视。
崭新的家园
松林叠翠的山梁上,排列着一排排崭新的黄褐色木架瓦房,屋脊两端是美丽硕大的犀鸟造型,外墙上有景颇刀与长矛交叉的圆盘标志,表明这是一个景颇族村寨。这里是德宏州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石梯村小组,村寨一侧山脚下就是中缅边境。
“政府帮助我们建房的情况都在这里写着呢,没有他们帮助,我们盖不起房子。”景颇族青年徐小龙指着他家新房门口挂着的一块联系牌说。联系牌上除了有徐小龙家庭情况外,还写着“县级挂钩单位盈江县电信公司、挂钩干部雷买英、房屋总投资25万元、政府补助资金5万元”。
太平镇党委副书记杨宏飞介绍,近两年县里帮助石梯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建设边境民族特色村寨,石梯美丽乡村建设已投入资金达3636万元。石梯人改变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依靠青山走上生态脱贫之路,全村45户人均纯收入4000元,村里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摘掉了穷帽。
石梯村的变迁是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的一个缩影。据云南省扶贫办项目处孟武雄介绍,云南近几年在直过民族聚居区实施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6大工程,至今年6月已投入项目资金104.32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了20.83万人。
集团来帮扶
“感谢党的政策好,给农民的补助多,三峡集团也来帮助我们,我家盖房子花了20多万元,政府和三峡集团给的补助就有10万元。”盈江县新城乡黑山村61岁的景颇族老人石腊干高兴地说。
盈江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黄永助说,去年6月以来,三峡集团对口帮扶盈江县景颇族脱贫攻坚,投入2.8亿元用于景颇族安居等工程,至今年7月底已有2999户景颇族群众搬进了新房。
孟武雄介绍,去年上半年以来,云南省积极联系央企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形成由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中烟云南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5家企业集团对口帮扶8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4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新格局。目前各集团帮扶资金到位24.25亿元(其中三峡集团10亿元)。至2016年年底,三峡集团帮扶怒族、普米族、景颇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由10万人减少到6万人,华能集团帮扶拉祜族、佤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由15.09万人减少到14.24万人,中烟云南公司帮扶保山市布朗族贫困人口由9742人减少到2874人,云南省烟草公司帮扶德宏州阿昌族贫困人口由1.15万人减少到5386人。
扶贫先扶智
在滇西怒江大峡谷西北部,有一条清澈的独龙江,为独龙族聚居之地。这里几年前是全国最偏远、最封闭、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翻越高黎贡山唯一的通乡公路每年都会被大雪阻断半年。
近年来,云南省开展独龙族整族帮扶,修建的高黎贡山隧道使公路全年畅通,建成5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独龙族群众今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
怒江大峡谷山高坡陡,生态脆弱。2014年年底,峡谷里的怒族、普米族聚居区贫困发生率高于怒江州贫困发生率17.25个百分点。经过帮扶,2016年,怒族、普米族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2668人,今年又有23025人得到帮扶。
扶贫先扶智。去年9月,迪庆州、怒江州实施了14年免费教育,并给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补助生活费,对直过民族贫困家庭大学生给予每年5000元的奖励,初高中毕业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在直过民族聚居区,有关部门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了19.78万人。
(本报记者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