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东路梆子“吼” 欢声笑语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王凡存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9日 05版)

        【见证这五年】

     

        9月6日一早,伴随着铿锵的鼓点,一场精彩的东路梆子剧目《桃花庵》在山东省庆云县尚堂镇西仓村文化广场热闹开场,扣人心弦的剧情、演员娴熟的演技带给群众无尽的欢乐。今年66岁的西仓村村民王占成是这场剧目的编导,不仅如此,他还是西仓村东路梆子的第四代传人、庄户剧团的团长。据王占成介绍,东路梆子流传了三百多年,是具有山东地方色彩的戏曲形式,因其唱腔高亢、雄壮,也叫“山东吼”。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庆云县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县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全县9个乡镇(街道)全部高标准建成综合文化站,每处文化站都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厅、历史文化展室(非遗展室)5个必备厅室,文体广场实现所有社区(村)全覆盖。同时,该县还组织专业文体队伍深入乡村做专业艺术指导,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台搭起来了,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2013年,王占成成立了西仓村戏曲协会,专门致力于传承发扬东路梆子地方戏。经过几年的发展,西仓村戏曲协会先后排演出《天仙配》《大保国》《辕门斩子》等20多出东路梆子大戏。随着梆子戏的日渐成熟,王占成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六定为西仓村公开唱大戏的日子,给父老乡亲奉上纯正的东路梆子视听盛宴。每逢大戏开场,西仓村的文体广场总是人山人海。

     

        为适应时代发展,今年4月,西仓村成立了东路梆子庄户剧团,并将《沙家浜》《江姐》等现代京剧改编成梆子戏,为东路梆子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该剧团已发展演职人员50余人,排演曲目达30余种,并先后参加庆云县消夏艺术节、庆云县民间艺术展演、德州市民间艺术展演等大型表演活动。

     

        如今,通过开展“剧团下村”活动,东路梆子大戏走进全县各乡镇、社区(村)演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在东路梆子唱大戏的影响下,夜幕下的庆云县农村文体广场总是热闹非凡,不仅有“吼”两嗓子的,还有跳广场舞的,这些健康的娱乐方式已被更多的群众认可并接受。“原来晚上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好了,村里不仅有文体广场,还配备了体育器材,白天使用器械锻炼身体,晚上就到广场上听听戏跳跳舞,感觉心态越来越年轻。”西仓村村民韩秀娟说,每天都欢声笑语的,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王凡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