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中俄地方合作方兴未艾

    作者:常远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5日 10版)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本月上旬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中俄双方签署了委员会条例和会议纪要。这次会议标志着双方2015年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正式升格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从而拉开了新一轮中俄地方交流合作的序幕。

     

        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快速稳定发展,双方经贸、投资、产能、科技、创新、人文等多领域合作深入推进。在此背景下,中俄地方合作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合作地域更加广阔,机制更加健全,形式更加丰富,平台更加多元,成为中俄务实合作磅礴画卷中的一抹亮色。

     

        在合作地域上,回望历史,20世纪90年代两国地方合作地域主要集中在毗邻的东北和远东地区;时至今日,双方合作地域已延伸至内陆及沿海地区,基本实现全疆域覆盖,并建立了一大批友好省州和城市。截至2016年年底,两国共建立26对友好省州和101对友好城市,涵盖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俄方大部分联邦主体,俄罗斯已成为与我开展友好城市交流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双方结好省州和城市在经贸、投资、科教、人文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合作机制上,双方建立起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聚合了长江产业集群和东北边境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不同发展优势和发展需求,辐射毗邻、内陆10余省份,实现了两国地方合作从“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的转变。利用好上述机制,可以汇各方之所力,集各方之所长,融各方之所智,实现地方合作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更多地方参与进来。

     

        在合作形式上,借助两国毗邻而居的独特地缘优势,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率先建立起以边境贸易为主的合作模式,在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两国地方合作已由边贸为主的“合作1.0版”升级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旅游等多领域全线铺开的“合作2.0版”,并正向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联合经营的“合作3.0版”升级,通过打造真正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实现深度合作,深度融合。

     

        在合作平台上,除传统的友城合作平台外,近年来两国地方积极参与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等主题年活动,利用中俄关系和高层交往的“大舞台”唱好地方合作的“大合唱”。此外,双方还利用国际展会、经贸洽谈会、青年论坛、旅游推介会、地区高校联盟等各类平台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地域,打造出青年论坛、研修班等地方合作品牌,将中俄友好的理念深根厚植于两国各个地区,进一步夯实了中俄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往昔荣光犹可忆,未来之路更光明。背靠成熟牢固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依托4300多公里共同边界的天然纽带,伴随着两国地方合作地域的拓展、机制的完善、形式的创新、平台的优化,新时期的中俄地方合作前景广阔,必将为两国全方位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常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