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五色大同

    作者:刘兆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2日 14版)

        【中国故事】

     

        大同令我相见恨晚,后悔曾匆匆路过而没驻足。但世上不会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今日大同,又添了新姿色。

     

    不夜红

     

        大同是古都,一般人都知道。而这古都自战国北魏赵武灵王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若单说其城墙初筑,还可向前推至4000多年,因而名列中国九大古都之一,这一般人都不大知道。及至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古都却古得分外新意迷人,更是一般人所不知了。我是今秋一个傍晚飞抵大同的。一登上夜色中的古城墙,我似乎一下长寿了千年。红纱灯笼一串连着一串,最是迷人。还有众多异彩纷呈的投光灯、墙灯、垛灯、檐灯、窗灯,更把整个城郭勾勒得古意朦胧。老城内四条大街八条小巷七十二条细胡同,串联着的古塔、古庙、古街、古宅、古酒馆、古茶楼,都在古色的灯光中焕发出新的生活气息。登城不一会,恰好下起大雨,还起了风,刚披的雨衣似乎变成了战袍。风雨声中,听导游动情讲述,明洪武年间,总兵徐达大将军奉朱皇帝元璋之命,扩建城池并将土城变为砖城,及历代战后城池得以修缮扩展的丰功,直至大同市政府将古城彻底新修胜旧的伟绩,尤其是最近几年,人文化境大治理,大同老树新花。

     

        夜雨中的古城上,导游员手的中红伞,似被如豆雨点敲成战鼓声声,和着酒馆茶楼轻歌曼舞之音,我似又走进战争与和平的双重岁月,不禁仰头兴叹城西北角五檐山顶的镇城之楼。此楼高达43米,红灯幽幽,像长出数只天眼,鸟瞰东城墙外月城内那座岳武穆庙,此庙为鼓舞士气之用,与南城墙内意在振兴文气的文峰塔相对应。后因春夏之时有许多飞雁来栖,故又俗称雁塔而压了文峰塔之名。所以后来又在月城之内对应岳武穆庙,建了座文昌阁,因而这座军事古城便形如展翅腾飞的凤凰了。这如飞凤展翅的大同,与美国的华盛顿、西班牙的马德里、保加利亚的索非亚、土耳其的安卡拉,同处世界名城云集的黄金纬度线上,却比它们的文武之名辉煌得更早。西汉时期,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都在大同一带驰名。大同古城所构建的文武之道,及其勾连着的历史烽烟,不由使我浮想联翩。

     

    地下黑

     

        大同有中国煤都之名。我虽早有耳闻,但一直想象不出它具体的模样,只模模糊糊想过,该是煤色较浓吧。

     

        然而,身临其境,并没看到想象中的煤黑色,周遭的果园、太阳能电厂、住宅区及庄稼地,也没看到半抹乌黑,连开采过的旧矿区都改造得焕然一新。天空也很有耐性,一直陪我们蓝着。陪同的导游先生也心情十分好,打趣道:“真要说起煤污染,你们的想象力还不够,曾经连庙里的佛,石窟中的菩萨,都成了包公,不仅脸黑,眼也蒙了煤尘,他们简直欲哭无泪!”我笑他竟敢拿佛和菩萨开玩笑还连带上包青天。他反笑说,污从腐生,包青天都被污得欲哭无泪啦,他能不痛心反腐吗,佛和菩萨联手包青天,煤污才一扫而光!

     

        细想他这话还真有道理。中国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山西在全国名列前茅,大同雄踞全省之首,素有“中国煤都”之称,一度乱开乱采之风强劲。而这次看到的沿路村落与民居,真的因反腐治乱(乱采、乱贩、乱生产)而焕然一新。在塔山矿生产现场,我透过电脑屏幕看见生产流水线,操控室纤尘不染,气息清新。原煤输送带就好似涓涓流动的溪水。想起在《同煤文艺》上随手翻到的一首诗——《看不见煤的煤田》:“倘使你不曾来过,便不会知道三晋大地上,存在这样一方煤田。倘使不是在洗衣房干净的工作服前,亲口喝下一碗莲子银耳羹,亲手带上一顶安全帽,你不会知道什么叫煤田现代化生产,也不会知道这里的天空为何这样蓝,更不会知道这里的土地、草木、进进出出的人,为何这样洁净这样恬淡!”

     

        于是我穿上了矿工的全副行头,兴致勃勃地钻进矿井,下斜步行300米,进入到400米深处。那是昔日长长的采煤坑道,现在已是为见证煤文化的发展变迁而保留的文物工程,古今矿工的苦辣酸甜都以栩栩如生的黑珍存下来,成为游人直观的煤文化教科书。被坑洞强劲冷风推搡着艰难跋涉了一个来回,几身大汗都被迅速吹干,双腿累得几近瘫软,所见尽是黑色凝成的伟大劳动,让人直观感受了煤都与中华煤大国的自豪。出得黑黑坑道之后,在展览馆的图片中,却看到一大片触目惊心的白:当年日本侵略者以“满铁产业部矿业课”之名,强迫六万多中国劳工,把自己家乡乌金般的精煤,用手挖出来,用柳筐背出来,用血汗洗出来,运回日本炼钢铁,造枪炮,再运到中国杀人掠地。煤矿旧址的万人坑中,堆积如山的雪白之骨,竟有六万多具!

     

        那样的时代,再也不会重来了。蓝天和大同煤,已永远属于中国自己,亲爱的煤田兄弟,从没像今天这样看重自己手脚下的煤与家园蓝天的关系,他们誓把污黑永远关在蔚蓝天空下的地底层!

     

    古黄与鲜黄

     

        想想看吧,北中国黄土高原末端,一千多华里若黄龙般起起伏伏的古长城,会多么壮观,多么动人。大同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一是云冈石窟,二是现存500多公里的历代长城遗址,有东汉长城、赵长城、北魏长城、明长城等,分布于左云县等五个县区的150多个行政村。与一般的砖石结构不同,大同长城用黄土夯筑。如果说万里长城如同一条美丽项链,大同长城便像这条项链精致的坠,挂于黄土高原末端。

     

        这永不褪色的古黄,只能永当历史永当文化欣赏了吗?不,大同人民要在欣赏的同时还当饭吃!他们努力在欣赏与保护中寻找发展之路。我在《左云文史》杂志上读到一篇年初关于筹创“长城文化节”的文章:“有关部门将四吨油菜花籽运至古长城沿线各乡镇农户集中种植……油菜花开放时节,黄土长城沿线将成为金灿灿的海洋……为保证油菜花种植成功,有关专家进村入户讲解种植与防病虫害知识。”

     

        金黄灿烂的花朵把古长城装点得如古诗描绘的那般美好:“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微笑永远是春色

     

        武州山一面高高山崖上,大大小小蜂巢般叠立着254座窟龛,窟与龛中,雕有大小石佛造像51000余尊。一听这两个数字,便咋舌不已,前往一望,只有默然感觉自己渺小的份了。观后离去,满满一脑子美轮美奂却只记住了一首诗,一句话。

     

        一首诗的作者是清朝诗人王度:“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亿万化身开绝嶂,三千法界作丹梯。”

     

        “世界最美的微笑在云冈!”这句话,是1973年9月,时任法国总统的蓬皮杜先生在椭圆形草庐式第五大像窟的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佛前,对陪同的周恩来总理说的。须知“喜、怒、哀、乐”四种人生情绪中,微笑作为人类最佳愉悦状态的面部表情,是最难刻画的。而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在山崖石窟雕出这尊安然慈祥、面盈微笑的释迦牟尼现世佛:双腿盘坐还高达17米,两腿横宽15.8米,一根中指便长2.3米。伟乎哉!此窟南壁门拱上还有8尊石佛造像,及门拱菩提树下对坐的两尊面带微笑之佛。该窟与相挨的第六窟为一组双连窟,被誉为第一伟窟。双窟四壁几乎没有一块无雕刻的空间,琳琅满目的雕刻,如一首叙事长诗,展示了宏大神奇的佛国世界。连佛陀身边的两头小鹿,也因聆听佛法而面带了微笑。

     

        云冈的微笑,凝固已千年,当属天下大同之微笑了!

     

        大同之美,岂五色可以言传?

     

        (作者:刘兆林,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