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观天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北京市顺义区旺泉街道宏城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霞将社区划分为12个“百米安全圈”,做到百姓安全维权诉求百米内有回应、24小时内有答复;
吉林省通化市“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2007 年与丈夫共同建立“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在近10年的时间里帮助2000多个家庭找回丢失的孩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委书记孙继洲,面对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等问题,于2014年主导创建全省首家为民服务“e网通”平台,开创新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管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这群综治人为代表的全国政法综治战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在他们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越来越强,满意度越来越高。
9月19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的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接受最高荣誉表彰。
4年一度的表彰,是对这群平安守护者过去4年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褒扬,更是对我国平安中国建设成绩的全面回顾。
“主动作为,说到底,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江苏省扬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陈博文,工作之余喜欢在办公室里练上几组哑铃,他说这有助于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特别是精神状态。
“每天在办公室里举哑铃,我会感到平安建设工作重任在肩,不能有丝毫懈怠。哑铃举起来以后是放下来的,而不是落下的,这里面有一个发力的过程。这就像我们的工作,必须主动发力、主动作为,不能按部就班、不能听之任之。而主动作为,说到底,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陈博文深有感触地说。
陈博文在工作中还注意到,群众有困难、有需求时,基层工作人员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能怎么做;群众信访不信法,“讨说法”既常常挂在嘴上,也往往落在脚上;一起矛盾处理不好,一个问题解决不好,都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并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不和谐。
有了这些领悟,近20年来,陈博文始终秉持“敢作善为”的良好风尚,坚定“执政为民”的履职操守,强势创新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2012年底,江苏全省部署县乡村三级综治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县以下的综治力量资源,迈开了全省综治实战化建设的重要一步,这让陈博文豁然开朗。他认为,综治平台,不仅要建到县,往上一级建更有作为。如果在地市级层面建设一个实战化的综治平台,就能使综治成员单位力量整合难、各级综治办上下协同难、涉稳处突综治作用发挥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陈博文的创新想法让人感觉过于超前,有点难以实现。建一个地市级综治平台,不仅要有房子,而且要有编制;不仅要有钱,而且要有人;不仅要有硬件设备,而且要有软件框架。最重要的,要有上级的部署要求,最好是红头文件。这些,陈博文都没有,有的只是综治工作发展的需要,有的只是群众共享综治工作成果的需求。
“当时也想过,不用这么着急,建设市一级综治平台是大势所趋,不如等上面有部署以后再搞,水到渠成。但是,不等不靠是扬州综治人的传统精神,工作中的痛点,不能当作没看见,别人没做的,不代表不能做。哑铃再次高高举起,还必须稳稳地放下。”陈博文说。
2013年,陈博文开始落实他的构想,推动建设扬州市级综治平台——市综治中心。他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另一方面,认真谋划建设方案。仅用两年多时间,陈博文带领他的团队就建成了拥有1340平方米办公面积和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的江苏省首家市级综治中心,并实现综治办全员进驻,综治单位席位式进驻,综治条线资源全面接入。
现在的扬州综治中心已经成为集工作部、参谋部、指挥部于一体的市级综治实战平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组织在这里一通到底,公安、信访、房管、金融、人社、国土、民政、教育等综治部门在这里进行信息交流、联合研判,遇有突发案事件,各方面力量进驻中心预留席位,按照预案进行科学处置。去年底,扬州综治中心建设的工作经验,被综治中心建设国家标准吸收。
“创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闯新’,有想法不难,关键是要有一股把想法落实的闯劲。只要是工作需要,只要是群众呼声,综治人就要有所担当。”陈博文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综治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截至2016年底,28个省(区、市)实现县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全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覆盖率达97%以上,促进了基层力量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及时排查、有效管控。
“持之以恒,将平安蓝图一绘到底”
车辆刮擦、老人小孩走失、物品丢失……日常生活中,居民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然而,由于早期视频监控少、不清晰、建而未联等问题,简单的小事一不小心就变成“大事”。
“城市的治理,要靠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在细小处落地生根。”福建省泉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徐义平深谙此道。他认真分析总结早期视频监控建设出现的问题,在2011年就提出综治牵头、公安负责、统一专网、互联共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思路,并从2012年开始,推动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将“雪亮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于2014年初向全市乡村全面延伸。
目前,泉州市建成一类高清探头4万余路、镇村级视频监控6万余路。视频专网已覆盖全市,实现高度共享。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的视频监控网在全国率先实现由综治牵头、公安负责,成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设的高清视频专网,是福建全省第一个社会治安视频实战应用平台,联网的高清摄像头占全省总量近半。
2016年,泉州市入选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示范城市,得到了中央专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对此,徐义平高度重视,抓住关键环节,规范用好管好这笔资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2017年6月29日,泉州的做法在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上作为典型经验得到推广,将泉州的“雪亮工程”建设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品牌。
这些,都是徐义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换来的成果。
7个小时快速破获南安水头拐卖儿童案,在“2016年春晚泉州分会场”、“2016海上丝绸之路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莫兰蒂”防台抗洪等重大安保及抢险救灾活动中,为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可视化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保障……“探头”虽小,却在社会管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民生、助力经济等方面日益凸显其实战效益和重要作用,保障了泉州的“大平安”。
“‘平安’二字正不断嵌入泉州人的生活中,但群众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平安蓝图一绘到底,让老百姓满意。”这是徐义平朴素的梦想。
在泉州“雪亮工程”建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和部门积极探索,将“雪亮工程”应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寄递物流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等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命案和重特大案事件等领域,并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基层党建、城乡社会治理尤其是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将其接入群众家中或手机软件上。
专家指出,通过广大群众的“雪亮眼睛”,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和风险预防预测预警水平。
“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工作的源源动力”
四川省宜宾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胡红英,曾任宜宾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在政法综治战线上一干就是20年。
了解胡红英的人都知道,她对自己有股狠劲儿,对需要关心的人,却柔软得像水,倾其全力。她首创并推动以地方人大常委会决议形式落地见义勇为保护和奖励,3名见义勇为公民被省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78名见义勇为公民受到市、县表彰。
老百姓对平安、幸福的期待越来越高,综合治理工作带来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工作的源源动力。”胡红英说。然而,2012年2月4日,一纸诊断书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击打在胡红英头顶——乳腺癌。
在历经2次手术、8次化疗后,胡红英身上的毛发几乎全部掉完,手指甲都变得黢黑,整个人完全大变样。令人惊讶的是,病魔并没有打倒胡红英,5个月后,她再次出现在了办公室,笑声依旧爽朗,脚步仍然铿锵。她在全市率先编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率先落实“雪亮工程”建设,立足信息化、大数据建设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胡红英又开始与同事一起加班熬夜,不知疲惫地坚守在工作一线。
与胡红英一样在政法综治战线上巾帼不让须眉的还有张宝艳。作为吉林省通化市“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理事长,张宝艳2007年与丈夫共同建立“宝贝回家”寻子网站,2008年注册成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负责“全国救助寻亲网”“等着我网站”两大寻人信息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为“单枪匹马”寻找孩子的家长建立了一个沟通平台。
张宝艳及其团队坚持警民联合反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民政部门合作,扫除民间公益寻人“盲区”;与公益企业联手,共同打造民间儿童寻回“安珀机制”;积极推动打拐相关政策施行与修改,全面推动针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
近10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共帮助2000多个家庭找回丢失的孩子,为100多个困难寻亲家庭提供了60多万元困难补助,为20多名因病因残乞讨儿童及重病被拐儿童提供了80余万元的医疗救助,通过各种渠道安置无家可归流浪乞讨儿童17名。
这些,都只是一个个缩影。5年来,全国政法综治战线坚持问题导向,一手抓打击治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一手推动解决影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质效的障碍制约,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
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涉枪涉爆、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制贩毒品、校园暴力、拐卖妇女儿童等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滚动排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安全监管机制,有力预防和减少了重特大案事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年攀升。
“为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广大政法综治维稳干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战胜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体现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扎实深厚的职业素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如是说。
(本报记者 殷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