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聚村头 进地头 坐炕头

    ——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服务乡村情暖群众

    作者:于涛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1日 04版)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麦浪滔滔,丰收在望,一派喜人景象。在新疆广阔的农牧区,随处可见与农民兄弟一起挽起袖子收庄稼、坐在炕头聊家常的干部,这是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身影。

     

        2014年新疆开启新时期大规模干部驻村活动。3年多来,27万名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倾听群众意见,落实惠民政策,建强基层组织。如今,广大农牧区人心齐了、钱包鼓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做实民生工程 解决实际困难

     

        从走进农村的第一天开始,全疆数十万驻村干部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迅速开展农村道路、农民住房、水利设施等领域建设,让群众享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连日来,在疏勒县牙甫泉镇塔勒库如克村口,一辆辆推土机、挖掘机紧张有序地忙活着。村里的水渠开建了!

     

        父老乡亲兴奋不已,都要到渠沟边亲眼看着防渗渠修到村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队长迪力努尔·艾则孜说,村里长期没有修筑防渗渠,“我们要把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打通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解决民生,就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工作队,规划出以文化园、就业园、示范园、生活园为支撑的一系列民生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地,“林下食用菌”农业科技项目初现成效,每亩果园为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

     

    转变干部作风 建强基层组织

     

        “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各工作队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改变基层干部作风,为广大群众捍卫权利,当好后盾。

     

        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代尔瓦孜库木村村民买合苏木·赛买提对不久前的一次村民大会记忆犹新。因不注意工作方法,对村民常常态度生硬,经塔里木大学驻村工作队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村支书那迪尔·卡迪尔在会上向全体村民公开道歉,并承诺此类错误永不再犯。

     

        塔里木大学驻村工作队队长库来西·沙吾提表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严明党的纪律,对村干部作风不实、简单粗暴等问题要真管、严管、长管,彻底解决村干部落实群众工作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新疆各地“访惠聚”驻村干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中央举措,一批多吃多占、优亲厚友的村干部受到党纪国法处理,风清气正、遵纪守法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驻疏勒县罕南力克镇塔瓦克其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原村支书纵容家人侵占邻居14亩田地。工作队立即对违法占地人员进行处理,要求其立即还地并支付赔偿金,对原村支书依据党纪予以处分。村民说,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大家感觉腰杆硬了、心气顺了。

     

        为了培养年青一代高素质村干部,各驻村工作队不断从村务骨干、青年党员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队队员与村后备干部一对一结对子,手把手讲政策、教方法、传经验,鼓励他们参与村里事务管理,提升其能力素质。经过3年多的精心培育,一大批优秀青年走上了村干部岗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拓宽致富渠道 助力农民脱贫

     

        确保2020年新疆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访惠聚”驻村干部重要的历史使命。

     

        据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3年多来,各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落实惠民工程项目、发展小微企业4.5万个,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400万人次,帮助群众实现就业脱贫87万人。

     

        针对一些农牧区就业观念滞后、部分妇女不愿外出务工的现状,几年来,自治区经信委驻村工作队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库萨尔村不断落实“短平快”扶贫项目,积极建设村里的“卫星工厂”,使一大批农村女性实现就地就业,成为家里收入的“顶梁柱”。

     

        精准脱贫不但要“输血”,更要“造血”。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工作队利用当地畜牧业优势,筹措资金,帮助村里贫困户创立养牛合作社。村里230名贫困人员每人以3000元股本入股,利润的七成作为分红资金。为保证合作社健康壮大,工作队还免费扩建场圈,划定足够的饲料草场。目前,合作社已入栏100头牛,实现了贫困人员向企业股东的转变。

     

        3年多来,“访惠聚”驻村干部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事,和群众的情感深了。一些干部驻村结束后,把这种“泥土亲情”带回工作岗位和家庭,感染了更多的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村干部范萍离开所驻村快两年了,依然和自己的扶贫户保持着紧密联系,时常回村里“探亲”,或者尽可能帮村里得病的孩子求医问药。“那里的人们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将是我永远的牵挂。”范萍说。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记者于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