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戏曲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
内容传达方面,充分的文化自信使更多戏曲作品表现出直面现实、反思历史、拷问人性的胆识,这提升了作品的思想高度。评剧《母亲》在赞颂牺牲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开掘出人性在极端困境中迸发的无穷力量。秦腔《狗儿爷涅槃》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起伏,折射当代中国几十年农民命运的变迁。豫剧《焦裕禄》在饱含人性温度的形象塑造中毫不回避民族的苦难,是对主旋律戏剧的极大拓展。这些作品因其直面历史创伤、叩问民族命运的勇气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当我们具备了直面自身的文化自信,就得以穿透历史,烛照当下,从而使作品的人性意蕴、理想价值、哲理品格得到艺术化的开掘。
艺术表现方面,文化自信与本体自觉体现在对戏曲的美学精神、艺术特质及剧种个性的理性认同上。芗剧《保婴记》、闽剧《苏秦还乡》等古装剧目,简单而有传奇性的故事、单纯而鲜明的人物、简约而有意境的舞美、技法娴熟而令人回味的表演,呈现出浓郁的古色古香,堪称尊重传统、不忘初心的诚意之作。秦腔《花儿声声》、滇剧《水莽草》、川剧《尘埃落定》《鸣凤》等现代戏,从编剧理念到导演构思,戏曲化已成为自觉的审美认同,舞台呈现极富戏曲韵味。剧种个性的保持和张扬,题材选择与剧种风格之间的对接,成为艺术家的自觉追求。越剧《二泉映月》以古腔古韵的唱词、圆融流畅的表演、如诗似画的音乐和舞美,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唯美境界,这既是主人公心灵史与精神历程的艺术载体,也正与越剧轻柔、婉约、典雅、灵秀的气质相契合。黄梅戏《小乔初嫁》从一个女人的视角重新阐释赤壁之战,由此带来的生活气息、民间意味,恰是符合黄梅戏剧种特性的,若以金戈铁马、大江东去的恢宏气势正面展示赤壁风云,恐怕并非黄梅戏之长。
交流传播方面,文化自信与本体自觉赋予戏曲“走出去”战略新的意义和价值。张火丁赴美演出《白蛇传》《锁麟囊》引起轰动,李树建的《程婴救孤》登陆百老汇、挺进好莱坞,并在亚、欧、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受到观众的一致肯定。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能够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我们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展示给世界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在全球化时代维系和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今天的戏曲“走出去”,早已不是停留在对脸谱、歌舞、武打、杂技的“景观化”展示,而是把戏曲本体最核心的美学特质展现出来,输出的是中国文化,展示的是中国精神,彰显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作者:穆海亮,系河南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