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四有”好老师】
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学期给学生授课30个学时以上。这是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的工作强度。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她再次带领科研团队来到海拔2000多米的西宁,在青海民族大学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为国家干实事”,这是王静康多年的坚持。
在天津大学校园西南一隅,有幢不太起眼的平房。门口的铭牌表明,这里就是名声显赫的“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这里是“中国工业结晶”的研发重地,也是王静康“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王静康从事的研究工作是“结晶”,也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序,通过去除杂质,使它们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净的固体。这就像王静康的人生,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只留下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对国家大爱的凝结。
从“六五”到“十二五”,王静康率领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项目:突破工业结晶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钾肥助力工农业发展、设计塔式液膜结晶器获取高纯度对二氯苯打破国外垄断、提高青霉素纯度占领60%的国际市场、研究靶向治疗药物结晶体为患者带来福音……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让中国工业结晶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格局,她也因此获得“中国工业结晶之母”的美誉。
那是1980年,在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远谋的带领下,王静康参与了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中国的钾资源非常少,钾肥70%靠进口。后来经过勘查,发现青海盐湖中氯化钾含量很高,如果能够从中提取到钾盐,就能解决工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王静康回忆,虽然当时人才、设备、技术等条件均不具备,但大家横下一条心,一定要自力更生攻克难关。当时刚刚研究生毕业的王静康和几位化工、数学、机械专业的青年教师、实验员组成“教育部系统工程研究室”。这个研究室也就是“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前身。
原料从青海运到天津大学,实验室旁边盖起中试生产车间,他们既是科研人员又是生产工人。经过5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历经小试、中试,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终于研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从青海盐湖的光卤石中提取出中国稀缺的钾肥,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我国自主建立钾肥产业奠定了基础,而且锻造出一支过硬的国家工业结晶研发队伍。
从“七五”开始,王静康成为科研带头人,不仅带领团队一次次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而且始终保持“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的奇迹。
成功的喜悦背后,是不断探索与付出的艰辛。无数个不断重复试验的日日夜夜,让她满头飞雪,韶华不再。30多年来,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和共产车间度过的。在遍布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工厂里,她既当研究员又是工程师、操作工,经常在车间里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上的数据。曾跟随王静康下厂的项目组成员都知道:“咸鸭蛋、方便面,是王教授最中意的传统菜谱。”有人算过一笔账,王静康主持研发的科研成果,经过产业转化后每年平均为国家新增产值12.5亿元、新增利税2.6亿元。王静康说:“亲眼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种兴奋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尽管科研任务繁忙,王静康依然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思路传授给学生。实在忙不过来,她就把课程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她设“课外课”——经常深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活动的第二课堂,亲自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有人劝她可以少参加一些学生组织的活动,她回答说:“我与年轻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休息。”
每当有学生想报考王静康的研究生,她总会极认真地告诫他们:“你将从事的都是国家项目,事关重大,在科研工作上必须争分夺秒,严谨求实,而且要做好没有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的准备。”事实上,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带出的学生都堪称国家科技英才。但是,在王静康的心里总有一个遗憾——虽然中国的化工学科具备很多优势,但迄今还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她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密歇根大学制药系以及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与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位世界顶级专家联合培养博士生。“我要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年轻的科学家早日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王静康说。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