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重庆央企给农民工发“绿卡”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许甜甜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2日 08版)

        在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当了3年砌筑工后,罗国庆不仅如愿从“农民工”变成了“合同工”,还当上了一个重要项目的现场施工员。对于罗国庆来说,这是一份比务工收入重要得多的收获。

        23岁的罗国庆在外务工已有一些年头,在好几个建筑企业干过不同的活儿。在每个企业的每个工地,罗国庆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边认真做一边认真学,工作上赢得了不少好评,手头的技术也越来越过硬,但“内心始终有一种漂泊感”。来到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后,他参加过青年工友技能大赛、中建三局农民工演讲比赛,还获得过“形势任务青年说”演讲比赛一等奖。像在其他地方一样,这些表现为罗国庆赢得了好评。但对于自己竟然能从“农民工”变成中建三局的“自有员工”,罗国庆以前真是连想都没想过:“国企的门槛多高啊,何况还是央企!”

        “罗国庆是第36个从‘农民工’变成公司‘自有员工’的人。”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锐说,“将农民工变成‘自有员工’只是第一步尝试,公司正探索向更多优秀农民工发放‘绿卡’,让他们成为正式职工。”

        向农民工发放“绿卡”的计划,源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的志愿者,已经连续17年参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曲尺乡关村,熊锐和同事得知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省市的建筑工地打工,随即提出了每年至少为留守儿童父母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的“家庭团聚计划”。为了让“回家就业”真正体现“家”的温暖,公司面向农民工开展了“建卡入会、就业保障、素质提升、帮扶救助、幸福关怀”五大行动和送培训、送文化、送法律、送保障、送健康“五送”活动。针对项目多、农民工比例大、流动性强的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和“红心驿站”,设置党员岗位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悬挂党旗、党建宣传标语,“项目做到哪里,党旗就在哪里飘扬”。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不仅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每年还要资助几十个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还要求所有的项目部都设立免费亲情电话,有条件的项目部都设立电子阅览室。未来几年,还将按计划选送100名优秀农民工进高校深造,一方面整体提升公司技术水平,一方面圆一圆他们内心深处的大学梦。

        43岁的曲尺乡关村7组村民吕朝胜和100多个乡亲,就是听说“家庭团聚计划”后返乡就业的。这些人有的已经当上了施工员,有的仍然做木工、钢筋工和砌筑工。“不管做什么,家庭条件都明显不一样了,有人在村里建了房,有人在城里买了房,还有很多人买了车。”吕朝胜说,“几年时间,公司让整个村子都脱了贫。”6月28日,农民工罗朋成突发脑溢血,项目部很快筹集了47395元爱心善款。虽然自己还没有成为“自有员工”,但这些体贴入微的举措,却让吕朝胜越来越有了“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许甜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