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追授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9月6日,记者邀请从教5年的高校青年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来兵与黄大年教授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进行了一场对话。
刘来兵:作为从海外归国的科学家,黄大年教授为科研工作倾注了全部生命,对青年学子倾注了全部心血。这是为什么?
于平:黄老师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家庭里,他就得到了师德的传承。他总是提起,当年从广西来长春上学时,因为长春冬天很冷,作为南方人的他很不习惯。他的大学老师细心帮助他,送给了他棉被和棉衣。我想,这些事情使他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职业有着深深的敬畏。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黄老师身上最可贵的、最值得学习的品质是淡泊名利,专心做事,不计个人的得失,对待学生格外投入和用心。不管是学术、还是个人规划,只要学生有问题找他请教,哪怕是团队以外的学生,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解答。有时,我们都觉得这些事情占用他太多时间了,劝他减少这方面的接待。可他却说,“我回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学生都找上门了,怎么能不管”。
刘来兵:能使自己成功又能引领学生快速成长,是每位青年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黄老师回国之后,如何指导与引领学生成长为骨干?
于平:回国后的7年里,他将巡天、探地、潜海的研究视为己任,并常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黄老师对待学生成长格外关心,但是在工作上却“不讲人情”。
在项目会上,他发言从不寒暄客套,而是直面问题,一针见血。他一再强调“技术指标不能模棱两可”,任何一项说不清楚,他都不予通过;他要求所有提交的材料都要“无懈可击”,不到最后期限,他都会一遍遍修改完善,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还从国外引入一套在线项目管理系统,把技术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通过这套系统,他可以随时掌握团队成员工作动态、项目进展和人员去向,这样一套近乎无情的软件让大家叫苦不迭,都觉得黄老师太不近人情了,而他却说:“在工作上,不要和我讲人情!”
刘来兵:繁重的教学任务、职称晋升的困难、来自生活的压力,都是国内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遇到的烦恼,黄老师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于平:黄老师经常会与团队中的青年教师交流。他深知,青年教师年轻,缺少社会资源,需要组织团队开阔视野,同时他们还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黄老师常常启发大家,不要只将目光放在眼前,要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一旦将个人发展融入更大的舞台中,你的路会越来越宽,而你感受到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小。
黄老师曾说,自己很会生活而没有生活。在国外的时候,他经常办派对、自驾游,和夫人打理花园,甚至家里的地板都是自己铺的。回国后,因为太忙,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做。工作之余,他总会叮嘱同事们注意饮食健康,可是自己干起工作来常用面包对付。为了能够再返回办公室接着干活,晚饭常常就在校门口吃个米线了事。
任何人只要靠近他,都会被他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