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您如何评价学生资助这五年的发展历程?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力度前所未有,经费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学生资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5年来,资助学生累计超过4亿人次,年均增幅2.05%。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4.25亿人次(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下同)。年资助学生(幼儿)从2012年的8413.84万人次,增加至2016年的9126.14万人次,增长了8.47%,年均增幅2.05%。
5年来,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年均增幅10.66%。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资金总额6981.52亿元。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688.76亿元,增长了49.97%,年均增幅10.66%。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渠道,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其中,财政资金重点解决全局问题、一般性问题,学校资金和社会资金重点解决局部问题、特殊问题。在政府织密织牢学生资助兜底网的基础上,学校和社会进一步织细补牢兜底网,在功能上实现了无缝对接。
问: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请问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政府主导。从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看,各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均由财政、教育等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并组织落实。从资金投入上看,财政资金始终占主导地位。2016年全国学生资助资金总支出1688.7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共计1109.18亿元,占当年资助资金(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的比例为65.68%。
二是多方参与。除政府部门以外,有关学校、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学生资助事业中。2016年,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支出资助资金共219.22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2.98%;有关金融机构向高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3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5.59%;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等各类资助资金共97.13亿元,占资助总额的5.75%。
三是功能多样。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不同资助项目,往往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义务教育两免政策、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项目立足普惠;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及学前资助突出助困;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强调奖优;基层就业和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中职免学费政策重在引导。
四是覆盖广泛。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世界上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单说就是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通过建立这样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们在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问:未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将继续秉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不变,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推进精准资助,首先,对象要精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和认定办法;其次,资助力度要精准,根据学生困难程度分档资助,不搞一刀切;最后,发放时间要精准,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把资助资金发放到他们手中。要花好每一分钱,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把资助工作做得更有精度,更有人情味。
二是推进资助育人,高举“立德树人”大旗,建立起“扶困助学—立德树人—唱响中国梦”这样一条特色通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资助做得更有深度,更加大气。
三是推进依法资助,充分保障学生权益,确保资助工作依法依规实施,把学生资助做得更有透明度,更加公平有序。
(本报记者 刘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