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底气和决心。
1、政党自信的内涵与边界
所谓政党自信,在今天的历史语境下,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政党自信的内涵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从主体维度来说,政党自信是“自我”与“他者”双向互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信”与“他信”的有机统一。“自信”体现为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对于党的坚定信心,“他信”体现为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心。如果缺乏人民的信任,政党自信就难以实现。
从时空维度来说,政党自信具有民族和世界、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蕴。一方面,政党自信是建立在历史认知、现实评判与未来预期相统一的基础上,即对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的高度评价,对共产党的现实表现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共产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期待。另一方面,政党自信也是建立在对国际政党史、国际共运史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当今世界,若论及一个政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资格、有理由自信。
从主旨维度来说,政党自信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具体的内容。人民信任共产党,认可共产党,具体表现为认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认可党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制度模式和价值观念,认可党的执政能力、战略目标、崇高理想。
从理论维度来说,政党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其学理支撑。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性决定的,不是人民的任性导致的,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别的什么党派能够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政党自信不是自大。作为社会主体的理性判断,政党自信说到底是一种理性的自信,是一种清醒的自信,是一种有原则、有限度、遵守边界意识的自信。政党自信意味着不自我矮化、自我贬低,但也不以矮化、贬低其他政党制度为前提。政党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自信。今天,我们强调要对中国共产党保有信心,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完美无缺的。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故步自封是不自信的表现,孤芳自赏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能不能正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不足,敢不敢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长,正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是真自信还是假自信的重要标尺。那种以自傲为特征、以普世为使命的西方政党观不是真正的自信;以自恋为取向、以封闭为特征的狭隘政党观也不是真正的自信。
政党自信与“四个自信”本质上来说是同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四个自信”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又是什么关系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四个自信”,就蕴含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坚持政党自信,也蕴含着“四个自信”。政党自信和“四个自信”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2、政党自信的历史逻辑
政党自信不是做成的,而是长成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走在赶考的路上。9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亮丽的答卷,这是政党自信的历史逻辑。
其一,中华民族由乱到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乱世到治世再到善治三个阶段。1840年到1949年属于“无人管得了”的乱世阶段,这时的中国山河破碎,内忧外患。
从内忧来说,19世纪上、中叶,民不聊生导致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相继爆发;19世纪末,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登场,结果是“清”没扶起来,“洋”也没灭掉;20世纪初,革命党人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搅动中国,大清帝国风雨飘摇;1911年,辛亥革命完成最后一击,大清王朝土崩瓦解;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国无宁日;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三年内战打响。
从外患来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劳师远征,大清国门洞开;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31年,日军进犯东北,东三省沦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半个中国落入虎口。在西方列强的重重蹂躏下,中国人民5000年累积起来的民族自信轰然坍塌。
可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不断,社会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之外的各派政治势力均是昙花一现,成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匆匆过客。近代以来,中国人苦苦追寻救亡图存之路,农民革命、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中国依然处于乱世,最后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史转变,开启了重塑民族自信的伟大征程。
其二,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多么朴实的宣示,然而,不了解跪着的屈辱,就不可能了解站立的意义,也不能了解这几个字的分量。
近代以来,康乾盛世的余波还未远去,中国人民的命运却迎来了180度的翻转,昨天还挺直脊梁的中国人一步跌入跪着讨生活的深渊。今天,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多年前,区区两千多人马便轰开重兵把守的大清口岸,区区两万兵力便攻陷大国首都,这是何等的屈辱;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多年前,万园之园付之一炬,广袤国土任人宰割,这是何等的屈辱;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多年前,自己的地盘,“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是何等的屈辱!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统治的历史,却没有结束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大清国倒下了,中国人民却没有站起来。我们无法想象,东北地区1万余日军竟然只用1天时间便占领沈阳,1个星期占领辽宁,3个月占领东三省,这是如何做到的;我们无法想象,卢沟桥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华北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这是如何做到的;我们无法想象,几个日本兵就可以赶着成群的中国人去赴死,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旧中国被列强肆意蹂躏,原因只有一个:精神已经跪下了,不仅是国力弱、军力弱,更是精神弱、意志弱、领导者弱。这一面貌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场才有了根本扭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抗美援朝,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中国人的成人礼。自从中国人民挺直脊梁站立于世界的东方,东西方角力的天平从此改观,西方颐指气使的日子从此终结。
其三,中国面貌由废到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旧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国家的面貌,“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工业相当落后,连日用品都依赖国外进口,“洋火”“洋油”“洋布”便是历史见证。
中国奇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震惊世界,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洋字号”时代到完整的工业体系;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缺,到坐上全球货物贸易头把交椅;从与世隔绝到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国经历凤凰涅槃,完成了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华丽转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足以支撑起中国共产党的底气与自信!
3、政党自信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站在了道义的最高处,站在了最大多数人的一边,这是政党自信的理论逻辑。
政党自信源于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坚定捍卫者、伟大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底色”和“精神之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构筑了政党自信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强大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第一次破解了“历史之谜”,奠定了一座至今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峰。今天的世界正按照马克思所描述的发展轨迹前进,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正在继续证实而不是证伪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有力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仍然是21世纪无法绕过的巨大身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预测未来、制定行动对策的科学工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最大理由。
政党自信源于价值追求的至上性。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矢志不移地追求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难道不比西方抽象的价值追求更实在、更管用,我们有什么理由贬低它呢?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埋葬资本主义。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剥削、压迫、不平等,“马克思”就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和一切追求进步正义的正直人士的心里,共产主义就始终是人们追求解放的一面旗帜,我们有什么理由抛弃它呢?共产党所追求的未来理想社会,摆脱了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奴役,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处处洒满公平和正义,人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这难道不是最理想的社会,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它呢?共产党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最大底气。
政党自信源于政治立场的人民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政党自信的力量之源、奥秘所系。人民立场是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代表人民利益是共产党的全部利益所在,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真正信仰,这与资产阶级政党是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优越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本的利益,“资本”是真正的主宰,是资本主义社会唯一的主人,资本逻辑是永恒的政治逻辑。而中国共产党却始终站在最大多数人的一边,这是我们坚定政党自信的最大力量。
4、政党自信的世界视野
随着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也应当放在世界的视野中来审视。
第一,从执政能力来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
相对于三权分立、多党竞选、轮流坐庄的西方政治模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大致有几个方面:
社会整合的能力。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克服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相互倾轧和掣肘的弊端,避免为反对而反对的“极化”政治和“否决政体”。比如,美国学者福山认为,美国“极化”政治成了主流,“否决政治”盛行,关乎长远的改革步履维艰。
战略规划的定力。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保持大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使今天的事业与明天的事业相衔接,当前的利益同长远的利益相结合,局部的利益同整体的利益相一致,而不受西方那种政党更替的影响。这在那些“走马灯”式地更换执政党的国家是根本做不到的。
决策执行的效率。中国共产党崇尚实干兴邦,用事实说话,对出现的挑战及时反应,对认准的事情有序推进,对攸关长远的事情“一届接着一届干”,这在那些“一届隔着一届干”甚至“一届对着一届干”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选贤任能的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团队的培养选拔机制也有优势,比如国家领导层有序更替,注重基层经验和多层级历练,不受财团的牵制、民粹的裹挟、演技的忽悠,可以避免选出富豪代言人、民粹领导人或平庸政客。
自我净化的机制。中国共产党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但与其他政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能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惩治腐败、遏制“四风”方面的举世瞩目的成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和决心。
第二,从执政效果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成绩单,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难以比肩。
在世界政党史上,能够一肩扛起“救亡图存(革命)”和“民族复兴(建设)”两大历史重任,舍中国共产党还有谁?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说,中国共产党过去创造了“革命的世界奇迹”,今天又创造了“发展的世界奇迹”。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过这么大的制度变革和这么快的财富增长。
从制度变革来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制度模式,捍卫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也证明了西方政治模式并非是唯一、普世的方案。
从财富增长来说,中国在过去短短30多年里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以美元来计算,中国2016年的GDP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3个德国,4个英国,5个印度,6个意大利,7个加拿大,8个俄罗斯。7亿多人脱离了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达到70%。数据不会说谎,事实最有说服力。辉煌的成绩单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避免西方政党的“钟摆效应”而赢得人民长久信任的深刻原因。然而,西方一些人在赞扬中国的发展成就时,往往有意无意地绕开政党因素。其实,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构成了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解码当代中国。
第三,从面临的问题来说,中国共产党在时空压缩的双重考验下,以更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样本,超大国土空间,超长历史纵深,超大人口规模,多民族多宗教,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与封建糟粕共存,治理这样的国家难度非他国可比。相比较于西方,中国的问题呈现出典型的“时空压缩”的特点。
先来看时间压缩。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甚至几百年所走过的路,中国今天集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西方却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逐步出现的。比如,在美国,分裂矛盾集中爆发于19世纪60年代,腐败问题集中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问题集中爆发于“二战”以后,两极分化则延续至今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见,这些普遍性的矛盾,在西方国家是历时性的存在,在我们国家却变成了共时性的存在;对这些问题西方执政党可以依次解决,我们党却要同步解决,这对共产党的压力显然是倍增的。但和发展到相同阶段的西方国家相比,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治理要好得多,矛盾的严峻程度要轻得多,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再来看空间压缩。中国的发展只能立足于自己的国土来谋划,中国的问题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与西方列强发展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昔日大国都是通过殖民掠夺来支撑自身的发展。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都是在比自己领土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庞大殖民地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都是尽可能地将国内矛盾和风险向全世界转移和输出。今天,中国不能重复西方大国殖民扩张、转嫁风险、输出矛盾的老路,和平发展、风险共担、互利共赢是我们的唯一选项;中国的发展没有给其他国家制造麻烦,反而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的顺风车;中国过去以割地、赔款、租界等方式为西方列强的发展作出“贡献”,但今天西方国家通过涉疆、涉藏、渉台、涉港、涉恐、南海、汇率、市场经济地位、军事威胁、外交围堵等给我们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可见,中国是在西方的夹缝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应对挑战时也越来越自信。
5、政党自信的辩证智慧
现在,有少数人缺乏政党自信。在笔者看来,如果排除立场的因素,这种情绪还是有其客观背景的。中国今天确实还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起来面临挑战;腐败和“四风”问题曾经泛滥成灾,严重透支了人民的信任;等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是当然的责任主体,板子打到自己身上,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这存在一个方法问题,即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一是要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看待任何事物,要讲两句话,反对任何一种片面性。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有主要的一面,也有次要的一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这“两面”都要看到。同时,这“两面”又是有主次、有轻重的,其中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非主要的,看问题要看主流、抓主要的一面。看待中国共产党,既要大胆地肯定成绩,又要勇敢地直面问题。既不能因为成绩伟大而忽视问题,盲目自信;更不能因为问题而否认成绩,失去自信。片面地看待问题,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中国共产党,看不到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和比较优势,这种倾向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危险的。
二是要从本质的高度看问题。任何事物,现象是直观的、裸露的,要害是抓住本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蚊子也会进来。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走向中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一些消极的东西会随风而入,但开放的中国并没有丢失自我、异化变质。比如,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没有变,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没有变,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没有变,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没有变,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没有变。相反,在“苏东剧变”、西方围堵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捍卫了社会主义,发展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其历史性的实践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宣告了“西方中心论”的破产,宣告了“除了资本主义别无他路”的线性史观的偏颇,宣告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依然有着广泛的价值。
三是要从历史的趋势看问题。历史总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奔向理想的彼岸。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是青春期的症状、成长中的烦恼。这些问题,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通过党内的自我净化,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希望,全面深化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希望,全面依法治国让我们看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希望,全面从严治党让我们看到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希望。总之,中国必将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地超越现实、趋向理想,这是当代中国的大趋势、历史进化的大逻辑。也许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但我们已经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6、在改革发展中夯实政党自信
问题是抹不掉、逃不脱的。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问题展开的逻辑;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如此循环往复,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
一个政党纵使有千般理由、万般理由,不能解决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没有理由。历史选择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直面当时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解决了其他任何党派无力解决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生幸福的大问题;人民选择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了亿万人民群众关切的大问题。
政党自信从来不是既成的,不能被看作某种已经完成、已经定型了的东西;它是开放的、生成的,未完成的,政党自信只能被合理地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不断生成、不断成就的过程。
历史不会终结,改革发展才有自信。政党自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政党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自信,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是否有自信,关键取决于共产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担当,砥砺前行,咬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日夜兼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经济巨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步前行;精准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脱贫攻坚加速推进;治霾打好蓝天保卫战吹响冲锋号,绿色中国提上日程。与此同时,中国筹建的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共产党推出的改革举措和发展思路,既聚焦自身也关照世界,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中国方案”,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全球一起发展。中国的改革每推进一步,发展每前进一步,都将为政党自信夯实根基。
总之,政党自信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实中培育起来的政党自信更具生命力,也更持久。
(作者:陈曙光,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