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中国驻俄大使:

    中俄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2日 06版)

        本报莫斯科9月1日电(记者汪嘉波)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8月31日说,2017年以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

     

        李辉当天在莫斯科接受中俄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说,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就深化双边关系、推进各领域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对中俄关系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还就当前世界形势、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凸显两国在国际变局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李辉表示,中俄两国在今年一系列多边场合密切协作,进一步增强了双方政治互信、拓展了合作空间。5月,普京总统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了俄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将积极参与其中的明确信号。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G20汉堡峰会上,中俄两国协调立场、共同发声,呼吁国际社会摒弃贸易保守主义,推进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主持公道、弘扬正义的立场,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赏。

     

        李辉介绍说,“一带一路”建设启动至今,中国同有关国家的政策沟通不断深化,通过政策对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设施联通不断加强,从公路铁路、飞机港口到网络通信,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贸易畅通不断提升,通过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贸易潜力持续释放;资金融通不断扩大,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金融合作网络开始形成;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人们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发展互利合作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不断夯实。

     

        谈到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时,李辉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1月至7月,中俄两国贸易额为4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中国连续7年保持了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李辉指出,在两国能源、交通、航天、金融等传统领域战略性大项目扎实推进的同时,双边贸易中出现了一些新亮点。这些新亮点对于拓展经贸合作空间,优化经贸合作结构,促进双边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方面,两国正在为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中俄设立了远东农工产业发展基金,共同挖掘远东地区农业发展潜力,相信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同时,一些大型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不断在俄布局,并凭借自身优势及双边贸易经验,迅速进入俄跨境电商市场,促使中俄双边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并带动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目前,俄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国。

     

        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今年第一季度中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幅分别为20.8%和19.4%,中俄双方对于扩大在船舶、电站设备、工程机械等大型装备合作方面意愿积极,中方希望自俄进口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俄企业也开始逐渐加大从中国购买必要设备和零配件的规模。

     

        李辉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将在中国厦门举行,这标志着金砖合作正式进入第二个十年。此次厦门会晤将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重点将在“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推进机制建设,构建更广泛伙伴关系”等方面推进合作。接任主席国以来,中国做出巨大努力,引领金砖合作这艘巨轮驶向更宽航道、更深水域。

     

        李辉表示,俄罗斯作为金砖合作机制重要成员,对中国主办此次会晤给予了大力支持。普京总统称赞中国在会议组织上表现出的效率和能力,表示俄方将与中方密切合作,确保会晤取得圆满成功。中方期待与包括俄罗斯伙伴在内的各方一道,回顾总结过去10年金砖合作的经验,携手规划未来发展新蓝图,努力打造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