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大国外交,美国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主任、《当代中国》主编赵穗生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领导人后,中国外交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的大国外交日渐成熟。在赵穗生看来,中国开展大国外交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
第一是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外交战略目标。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这就要求中国不仅要动用政治、经济和战略资源来实现中国梦,还要求中国外交也要密切围绕这一宏愿来开展。
第二是有清晰的外交理念。中国外交与早期相比,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服务经济利益,即开展现实主义外交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理念。所谓中国理念,就是要把中国的方案,包括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类的理念呈现出来。当前中国外交与历史上不同的,而且区别于其他国家外交的,就是要追求共同的安全、共同的发展、共同的和平和区域稳定。中国要动用自己的资源,来为人类的共同将来谋福祉。中国提出了诸如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银行等中国方案,可以说中国智慧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第三是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主要表现在全球治理方面。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外交多年的学者,赵穗生认为中国很多年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全球治理。5年前他访问中国,与同事谈起中国与全球治理,大家都认为中国距离引导全球治理还很遥远。而现在中国不仅参与全球治理,而且积极引导全球治理,倡导建立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提出方案,贡献智慧,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承担责任和作出贡献。
第四是强调共同利益,避免与守成大国发生战争级冲突。中国要避免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间经常发生的用战争与冲突来解决“权力转移”,所以强调大国之间合作共赢、避免冲突和对抗。
(本报华盛顿8月29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