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是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现的是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由原初的综合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性研究,就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经济学已经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分离出来的情况下,为应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需要,又开启了不同社会科学领域的整合之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体现了马克思应对批判对象进行认识的需要,从哲学向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转向,开启了经济哲学的研究路径。
当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贫富分化及其各种丑恶现象与资产阶级革命理念的巨大反差,马克思不满意青年黑格尔派、激进批判理论家仅仅局限于宗教、观念、道德领域的批判,看到了现实社会关系作为一种既有的存在,对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看来,首先需要对这一社会存在本身进行分析、认识和批判,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他正是从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论证了这一现实与理念的反差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资本逻辑的运行。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的基础上,重新构思自己从经济学哲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宏大计划,并且将这一研究计划的成果命名为《资本论》。
从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的批判范式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方面,如果没有深入到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之中并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研究,马克思难以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并形成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哲学思考,马克思也难以完成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他的这一批判正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哲学思考来进行的。我们看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性研究,但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概念,是借助于对社会劳动的哲学思考而完成的,显然,没有哲学的思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样是难以进行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批判是一种经济哲学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去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理念与现实的悖论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基本矛盾、异化现象等等;其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哲学视野下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研究的成果,从其基本研究思路上来说,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性研究离不开抽象的哲学方法,从其写作方法上来说,他也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获得了整理自己批判思路的构思框架。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我们都可以说《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哲学著作。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核心——劳动价值概念的形成最能体现其哲学-经济学这一综合性研究方法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商品的价值形成于劳动,这是在古典经济学那里就已经提出的观点,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然而,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一看起来无可挑剔的观点,实际上也包含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古典经济学那里就已经形成的这一概念,随着马克思研究思路的发展,并不能满足他对问题进行严谨论证的需要。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形成的劳动价值理论,蕴含着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产品价值的思路,对于马克思而言,仅仅止步于此的价值理解,并不能揭示交换关系的原则平等与财富在资本一端的积累,或者说形式平等与内容不平等之间的悖论关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工资可以被看作是一定劳动时间的报酬,工人以一定的劳动时间换取一定的劳动报酬,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以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价值就已经获得了回报。古典经济学家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价值,在劳动时间与劳动价值(劳动报酬)之间寻找直接的对等性,这样的理解方式,是尝试着对劳动报酬的合理性进行说明。不过,这一对劳动价值的论证方式,似乎并不能解释资本利润这一新增价值的来源,即使根据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资本作为既往劳动,是已经创造了的价值,不能产生新增价值(没有新增劳动量),因此,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实际上并没有给这一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其理论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一不足显然又并非仅仅仰赖于经济学计算方法的改进、完善就能够得到解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从抽象思维走向实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寻求批判的科学依据。贯穿这一转向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一是异化劳动,这是用哲学概念来表达需要受到批判的社会现象,其二是价值与价格的非等同,即工人所获得的劳动力价格(工资)与其所创造的实际价值不相等。在马克思的早期研究思路中那被异化了的劳动概念在这里是通过这一不相等的关系来论证的:即劳动力价格所包含的价值要小于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这剩余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被异化了的劳动,这一功能是资本家借助于资本的力量来完成的。
这是马克思哲学经济学研究思路的典范,异化劳动作为哲学概念,以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为背景,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者获得价格的非等同,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性研究来揭示的,它形成于对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哲学与经济学综合思考的结果。
马克思要完成自己对异化劳动现象的论证,首先是以对劳动概念的明晰为前提的,为此马克思提出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概念,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交换价值,然而抽象劳动的主体是什么?对于马克思而言,劳动、劳动时间与劳动力,谁与价值的创造相关?这一问题也不是一下子就清晰的。
显然,问题本身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不是单纯地能够用经济学的量化关系来解决的,从古典经济学家那里承继的商品价值产生于劳动的理论,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取决于对价值创造主体在认识上的逐渐清晰,这期间马克思经历了非常迂回曲折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在前《资本论》时期对劳动价值问题的探讨,朝着两个方向作出努力:其一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历史发掘,即对劳动关系的历史形成进行纵向考察;其二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进行认识,即对现实存在着的劳动关系进行横向解剖。第一个方面是通过劳动关系的发展史来论证现有的生产关系并非偶然形成,而是与一定的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发展相伴而行的;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对现有生产关系的分析,论证在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的雇佣劳动关系中,剩余劳动是如何在资本一端集中的。
为了解决古典经济学在形式逻辑中不能加以解释的悖论问题,马克思通过哲学的思考,对价值加以抽象,使其不同于价格概念;对劳动加以抽象,使其与具体的劳动区别开来,并且将实际含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与劳动时间概念区别开来。正是通过对劳动时间概念与劳动力概念的区分,使得马克思能够通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者生存消费价值之间存在着的差,即通过工人在与资本交换过程中获得的价值小于其所创造价值的揭示,来论证资本利润的来源,即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路径。我们可以说没有抽象哲学的思考,马克思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如此的深度,也就不可能超越古典经济学取得认识上的进展。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研究与批判不仅具有政治维度,他自始至终关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是以社会财富增长为基础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与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研究与批判也因此更加具有历史维度,他在非常清晰地论证了资本运行逻辑所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社会悖论与矛盾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资本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非常清晰地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而科学技术的这种促进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通过资本逻辑的运行而得以实现的,它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将相应的引起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马克思从中看到了资本逻辑的历史性,并且相信这一发展与变化会带来更加合理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形态。
马克思的研究和批判思路,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来说,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告诫我们如何能够在让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所可能蕴含着的各种风险因素、分化社会的能力始终保持警觉。我们今天如何能够尽可能地遏制资本逻辑的消极因素,而使其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经济学领域的经济问题,它更加需要我们从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角度综合性地去思考、去研究、去面对,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的社会治理措施,这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者:魏小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