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机器人】
众所周知,日本是老龄化社会严重的国度。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劳动力严重短缺,如何应对?一些日本人认为,目前有三种人可以帮助解决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一为老人、二为妇女、三为外国人。实际上,还有第四种人——机器人。这似乎并非戏言。日本在发展机器人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在运用机器人应对老龄化方面,日本一直在加紧研究应用。
日本“超老龄社会”现状
据日本内阁府2016年9月发布的《2015年日本老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日本现有1.27亿人口,其中约3392万是65岁以上人群, 老龄率为26.7%。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评定标准,老龄率超过14%可算是“老龄社会”,21%以上则为“超老龄社会”。早在十年前,日本的老龄率便已经超过了21%,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步入“超老龄社会”的国度,这一纪录还在不停地被日本刷新。
据专家推算,2025年前后,日本老龄率将超过30%,2060年将突破40%。实际上,如此高的老龄率情况已经在日本部分地区出现了。据日本媒体报道,在青森县、秋田县、岛根县、山口县等16个县,老龄率已经超过了30%,即便是在年轻人聚集的大城市,比如东京、大阪及横滨等,老龄率也已经超过了“超老龄”红线。
日本老龄化问题在加剧,同时承担看护工作的年轻劳动人口比率在减少,而且随着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孤居老人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老年人的生活帮手
日本一直在积极开发辅助老年人生活的机器人,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松下、丰田、本田等日本大企业相继涉足看似和主营业务无关的陪护机器人开发。
据报道,松下公司开发出轮椅和床合二为一的电动护理床,该护理床可以进行床的高度、靠背的角度、肘杆的高度等方面的调节,并且通过调节能够变成一张轮椅,除了可以在轮椅上睡觉外,还配有自动测量血压和体温的功能。
松下研发的自立支援型起立步行辅助机器人则可以感应到很小的动作,根据这些信息来预测老年人的状态,协助老年人从床到厕所、床到椅子的移动。机器人内置的马达,只在老年人力气不足的时候提供支援,目的是可以让老年人使用自己的力量,这样才不会造成肌肉萎缩。这些不仅大大减轻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对被护理的人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丰田公司推出过4种机器人,用于辅助腿脚残疾人士行走,或帮助起卧困难人士上下床和如厕。其中一款机器腿配备Welwalk WW-1000系统,具有一副机械框架,安装在人体膝盖以下部分,通过一根带子与使用者的大腿、膝盖、脚踝、脚部紧紧地系在一起,发动机会帮助进行膝盖的伸直和弯曲。
本田公司则研发出老年人步行辅助装置,将内部装有电池的装置卷在腰上,装置上伸出的支架顶端固定在膝盖上部,该装置可以配合患者的动作,通过电机辅助其行走。该装置可以感知使用者腿部的动作,支架以大约1公斤的力量前后移动,不仅可以帮助特定的病人行走,也可以帮助老年人日常行走。
日本脑中风后遗症以及帕金森病使得步行困难的病人共有40万之多。它的问世,对那些渴望行走的人来说注定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机器人应用开始普及
陪护机器人只是日本机器人研发的一个领域。日本机器人的发展在经历了短暂的摇篮期之后,快速跨过实用期,已经迈入了普及提高期。日本对机器人产业一直抱有非常大的希望,希望机器人能在日常生活、公共服务和工业生产中成为更加贴近人类的工具。
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采取积极的经济扶植政策,出资对小企业进行应用机器人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指导等,进一步鼓励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器人,激发企业从事机器人产业的积极性。日本政府预测,到2020年,日本机器人产业自身产值将超过2.67万亿日元(约合1376.3亿元人民币),是其2012年产值的4倍以上。
日本政府在2015年还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该战略制定了详细的“五年行动计划”,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展开机器人技术开发、标准化、示范考核、人才培养和法规调整等具体行动。日本寄希望于通过在各个领域推进机器人化,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增强日本制造业、服务业等的国际竞争力,也包括帮助日本解决“少子化、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被称为“日本现代机器人教父”的石黑浩,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形机器人。他认为机器人应该打造成仿真人模样,因为人的理想互动界面就是人,人类的大脑可以识别其他同类,对于人类来说最好的互动方式就是人与人的互动。因此,就要研究人形机器人,研究人和机器之间如何互动。在许多需要与人类密切互动的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人形机器人更能贴合人类生活需求。特别是对老人、小孩进行医疗照护,人型机器人更能走进使用者的世界。而在石黑浩领导的研究计划中,已经让不同类型的人形机器人与老年人、小孩进行互动。他曾肯定地表示,其团队发现,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没有参与者反感人形机器人。他尤其相信,人形机器人在照护痴呆症与自闭症患者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本报东京8月23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