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花茂村里的笑声

    作者:本报记者 刘伟 吕慎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5日 03版)
    村民母先才在自家的陶艺作坊里向游客演示传统手工艺。本报记者 吕慎摄/光明图片

        【砥砺奋进的五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想跟习总书记说,今年我家收入比您来的那年翻了七八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的农民母先才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母先才是当地有名的制陶手艺人,2014年花茂村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他的手艺又派上了用场。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花茂考察时,他的陶艺馆刚开业不久,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就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

        枫香、花茂,光听这地名就让人向往。8月11日,记者来到了这个美丽的黔北小村。驶下杭瑞高速,蜿蜒的通村路在青山、花草、稻田中穿行,宽阔的柏油路、亮白的标志线、漂亮整洁的民居,一阵阵带着泥土和绿植芬芳的清风吹进车窗,一派生态美、百姓富的高原新貌。

        花茂村,以前叫“荒茂田”,田少土薄,人口又多,靠种田,糊口都难。从清朝开始,这里就主要靠制陶为生,但后来土陶被市场淘汰,村民们只得外出打工,花茂村一度成了“空壳村”。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落实贵州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部署,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几年时间花茂村就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特色高效农业的有机融合,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这一经典名言的地方——花茂村村民王治强家的院坝,桌椅摆放还跟当年一模一样。“总书记就是在这儿跟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的!”王治强的小儿子王豪自豪地介绍着当时的情景,“2015年6月16日是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总书记那样平易近人、那样和蔼亲切,一回忆起来就让我们感到无限温暖。”王豪说,每天到他家留影的游客有上千人,大家都会在一起重温总书记的话语,畅谈着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总书记来的时候我还没结婚,如今我的儿子已经1岁了,我们家的‘红色之家’农家乐一直都是宾客盈门,多数时候接待不过来,我们就把游客介绍给村里别的农家乐。”

        王豪今年辞去了在城里的机关工作,回到家里专心经营乡村旅游。“我父母如今年龄大了,我盘算着以后就让他们到全国、全世界去旅旅游,家里的生意由我打理。我准备搞乡村旅游升级版,不仅是农家乐,还要搞农耕体验、绿色农产品、特色民宿、连锁经营等等,反正想法很多,慢慢实现。”这个23岁的小伙子说起未来笑声连连。

        “我们花茂人做梦都在笑!”村副主任王野高兴地对记者说,“能不高兴嘛?你看沈仕勇领办的300多亩基地种出的绿色有机蔬菜供不应求;王文宽领办的鸭丰合作社在200多亩田里搞烟、稻、鱼、鸭循环农业,利润年年攀升;红枫盛源合作社在林下养乌骨鸡、珍珠鸡,种草药,让荒坡成了宝地;村里19户农家乐家家生意兴隆,45家乡村旅馆户户人气爆棚……”王野掰着手指头说着花茂这些年脱贫致富的发展变化。“有了这些产业,在外打工的村民现在90%都回村就业了,收入不比外面低,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城里人都羡慕。你说笑不笑嘛!”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脸上,真情的话语打动人心。

        新思想、新理念让这个小山村变了模样。据统计,花茂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长到2016年的1.69万元,乡亲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记者 刘伟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