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华】
一个人照亮了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如今,在山东省威海市,刘长城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长城爱心大本营已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一张名片。
20多年来,从单打独斗做慈善,到组织动员一大批志愿者一起帮助困难群体,再到通过项目化运作实现志愿服务持久化……威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长城,先后帮助1200余名无助、孤独甚至厌世的残障朋友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摆脱贫困,自立自强,用行动为弱势群体筑起了爱的“长城”。
出生在农村的刘长城年幼丧父,在邻里乡亲们的接济和照顾下成长起来并完成了学业。从那时起,母亲就经常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学会感恩,多去帮助别人。
在威海市总工会从事法律顾问工作期间,刘长城经常和困难群体打交道,天生的正义感和从小受到的感恩教育,让他对困难群体有着深切的同情,也使他下定决心尽己所能帮助他们。1996年,为帮助一名打工妹拿到工伤赔偿,刘长城领着女工的父亲把官司打到省高院,历时两年帮他们一次性拿到21.41万元的赔偿款。从1992年开始,刘长城运用所学专业法律知识为上百位职工讨回公道。
“你究竟图什么?”面对有些人的不理解,刘长城的回答是:“看到别人有难处,伸出援手才心安。”
在威海市文登区侯家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期间,刘长城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自掏腰包,四处“化缘”,先后筹集资金30多万元为群众铺路架桥,为当地敬老院送去过冬煤炭,帮助全镇130多户贫困家庭排忧解难。在刘长城的带动和努力下,他的300多位亲戚、朋友也与很多残疾人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经常登门看望、送钱送物。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让星星之“爱”燎原,2008年12月,一个更大的平台——长城爱心大本营正式成立。自此,一个人的爱心公益事业变成一群人、一个团队的爱心公益事业。文登区方格窑村村民李自海的妻子因病去世,自己又身患重病,但为了给孩子凑学费,仍拖着病体去城里卖土豆,路上不幸突遇车祸,让原本就困顿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难以为继。得知李自海的遭遇后,刘长城立刻发动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开展帮扶工作。随着爱心善款越积越多,李自海的医药费和两个孩子的学费得到了妥善解决。刘长城与志愿者还轮班照顾住院期间的李自海,组织专门帮扶小组帮他耕种土地。如今,李自海和两个女儿都加入了“长城爱心大本营”,用实际行动关爱别人。目前,长城爱心大本营先后组织志愿者4.13万名、爱心企业51家,筹集、捐赠公益善款528.9万元,开展公益帮扶活动240余次,帮助683名困难人口解决实际困难。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逐步深入,刘长城感觉到志愿服务要想常态长效开展下去,就必须通过项目化、品牌化来推动。
2015年10月,长城爱心大本营开展了“轮椅上的画家梦”助残项目,聘请专业油画家,免费教授绘画技能,并统一销售。两年来,帮助129位残疾人售出5700多幅画作,其中79人月收入达3000元。2016年12月,该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截至目前,刘长城先后发起、运作常态化、制度化志愿服务项目16项,带动593名贫困残疾人通过技能提升,实现人均月增收2900余元。
像“轮椅上的画家梦”一样,“轮椅上的电商梦”“今天我是你的眼睛”等类似的公益项目在长城爱心大本营不断涌现。随着项目的开展,让对人生失去信心的残疾人重燃梦想与希望,一些人已由过去家庭的“包袱”变成家庭的“顶梁柱”,同时他们也由受助者变成助人者,接过爱心志愿的接力棒,把自己所受的爱心与希望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刘长城就像一根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着他人,温暖着这座城市,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