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还是打造规范的市场秩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都十分重要。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探索实行机关干部驻企联络、职能部门联系企业的“双联”制度,致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取得了“企业有所需,干部有所为”的良好效果。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因胜利油田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东营市着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经济,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已由原来的30%提高到89.3%。2016年,全市有31家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17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但在实践中,干部和企业仍有困惑:有的干部为企业服务时,对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有时拿不准;有的企业家遇到困难时,感到不找领导办不了、找领导又怕添乱。东营确立了“企业按规章行事,干部按规矩办事”的原则,对企业既精心服务培育,又依法从严管理,对干部严格管理,规范行为,让广大干部能够摆正心态,坦然与企业家打交道。
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探索中,东营市把服务企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行“双联”制度,市和县、区每个部门选派1名领导干部到骨干企业担任驻企联络员,每期一年半,到期根据情况对企业、驻企联络干部进行轮换;发改、经信、商务、农业等经济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组织采取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联系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双联”制度实施以来,广大干部积极帮助企业论证项目、办理手续、培训员工、引进人才,深受企业欢迎。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少干部仍有顾虑。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说,干部对民营企业回避躲闪、想撇清关系,实质是不愿担当、不敢作为。为此,东营按照“消除思想顾虑,压实服务责任”的思路,坚持教育与制度相结合,教育干部树立“支持民营企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的思想,把“双联”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检查考核,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任用的依据。东营市委组织部负责日常管理,规定驻企联络干部每周至少到企业一次,并定期通报情况。
“服务企业主要靠党委、政府推动,‘人’的因素是主导。”申长友说,骨干企业之外,还有大量中小企业无法纳入“双联”范围,对这些企业遇到的困难,东营市也高度重视,通过相关部门认真梳理,积极协调解决。
在全国政协举行的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上,申长友说,新型政商关系的本质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到位。他认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建议中央作出顶层设计,为地方提供指导和遵循。
(作者:龚亮 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