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他们,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102所知名高校;他们,年龄相仿,肤色不同,但都足够优秀;他们,带着相同的好奇、不同的认知而来——

    国际名校学生在清华感知中国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徐谭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2日 05版)
    “感知中国”暑期学校城镇化组学生参观首钢集团。王德龙摄/光明图片
    “感知中国”暑期学校环境组学生参观官厅风电场。王德龙摄/光明图片
    “感知中国”暑期学校建筑组和教育组学生参观北京孔庙与国子监。王德龙摄/光明图片
    “感知中国”暑期学校结业展示在清华大学进行。王德龙摄/光明图片
    扫描二维码听外国学生谈中国

        半个月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利亚姆·帕特里克眼中,中国还是遥远的地理概念,而此时的他正站在讲台上就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侃侃而谈——

     

        “我们在前门大街、798艺术区等多地调研发现,人口比例不断扩张的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资源失调、缺乏绿色建筑等。而来自中国实践的启示是,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也需要加强当地社区的参与度,鼓励减少资源浪费等等。”

     

        两周,14天,336小时,听课、参观、调研,利亚姆和他的同学们,在认识中国、体验中国、感知中国中走近中国,理解中国,直到临近告别。中国,俨然已成为愈加熟悉的“老朋友”。

     

        7月28日下午,这场特殊的结业展示在清华大学进行。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等102所知名高校的229名同学在这里展开头脑碰撞,聚焦的主题就是——中国。利亚姆说这真的是一次“激动人心”的体验。

     

        在这个短暂的夏天,清华大学“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国际学校(以下简称“感知中国”)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一流大学中最优秀的学生在中国结缘,与中国结缘。

     

    认识中国:“感觉自己受到了‘文化震撼’”

     

        清华大学“感知中国”暑期学校发起于2016年,26个国家的141名学生成为首批学生。项目发起人、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坦言,就是要让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体验中国、研究中国。今年,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暑期学校特意招收了来自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高校的79名学生。

     

        哈佛大学学生理查德·亚罗来到清华大学后,听了多位学者的课。“他们告诉我很多关于中国的事,也展示了中国在过去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历程,这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理查德坦言,“这次中国之行,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文化震撼’。”

     

        这样的“震撼”,源自暑期学校精心周密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感知中国”项目学术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付志勇介绍,不同于传统暑期学校的学习,参与项目的国际学生会加入教育、城市、城镇化、女性、产业前沿、建筑和环境7个不同的项目组进行学习和实践。课程包括主题演讲、小组研讨、实地参访、文化活动等,教师们带领学生充分探讨中国当下的热点问题,了解清华,体验中国。

     

        同时,做主题演讲的也均为相关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施一公为学生们讲述“结构之美”,环境学院教授余刚带大家了解中国的环保情况,人文学院教授汪晖为大家剖析20世纪的中国,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院长郦金梁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成功背后的驱动力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大家解读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

     

        “一直以来,我都对中国充满好奇。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在全球环保事业中的角色等,都深深吸引着我。”奥尔胡斯大学学生雅各·彼得森认为,5场大咖带来的讲座信息量十足,为他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感知中国:“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体验中国”

     

        在来中国之前,就读于帝国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坎哈·甘地一直认为,中国相对封闭,人们也比较拘束。但来到中国后,他才发现,这里非常开放、包容,人们也很热情、乐观,与西方媒体描述的不同。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甘地一人。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德国学生佩吉·安告诉记者:“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人的生活会很单调,来了之后发现,中国是如此多彩,人们的生活很丰富,令我十分震惊。”

     

        事实上,两位学生认知的转变,只是一个缩影。而这种转变,源自对北京的实地考察和生活体验。

     

        在中国学习期间,莱顿大学学生艾曼尼·厄尔·莫拉比特度过了自己20岁的生日。现在,她已能用汉语说出“感受中国”四个字。“我知道,感受不仅意味着经历,更意味着感知、感觉和感应。而这一切,自我们来到中国后就在做,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体验中国。在颐和园欣赏奇特的建筑时,我们听到了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在长城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国气派。”

     

        加纳大学学生波西娅·奥帕尔赞叹长城是她“来中国后觉得最有趣的地方”。“之前就听说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来到这里之后发现真的太宏伟了。”她还告诉记者,加纳的一些山上也有用来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但都没法跟长城比。“而且,长城边上的树木保护得都很好。而在加纳,很多树林被砍用来烧火,破坏很严重。”

     

        在生活中感知中国,也成了这些学生时时在做的“功课”。井然的社会秩序、人们的乐观心态、便捷的生活方式……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走出宿舍,去和任何你想找的中国人聊天,这是感受中国的最佳方式。”一路聊下来,雅各·彼得森感觉很“酷”,“人们的好奇心很强且乐观向上,我很喜欢这里。”

     

        游览天坛时,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学生法里萨·百达丽看到了一群群唱歌跳舞的老人,让她感觉十分美好,“这里的老人很懂得享受生活”。

     

        佩吉·安则惊叹于中国发达的互联网,“大家都有微信,都用微信,而微信也涵盖了社交、支付等功能。在德国,虽然大家也很依赖手机,但人们还是倾向于用传统的预约见面或电子邮件的沟通方式”。

     

        清华大学研究生王祎连续两年担任“感知中国”项目的学生大使。王祎在与国外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很想体验地道的北京生活,也想知道北京人平时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在空余时间会带他们在老城区或学校周边逛一逛,让他们能够真正体验市井文化”。

     

    思考中国:“引领未来的人必须了解中国”

     

        来到中国、认识中国、感知中国,最后,他们开始思考中国。

     

        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学生乌沙科娃·伊丽莎维塔就在遵循着这样的“规律”。随着对中国的逐步了解,她说:“我已经改变了对中国和中国教育体制的看法。”

     

        乌沙科娃·伊丽莎维塔与教育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对中国高考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一致认为,高考制度的优势在于平等、公平、发展——人人有机会参加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社会整体幸福感的提升。

     

        他们的研究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统一的评判标准是否容易忽略学生个体独特性及多样性?”

     

        “初到中国,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海量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中国共享单车的独特性在于与智能手机关联,极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因此可以说,中国手机的智能化正引领未来。”产业前沿小组在结业海报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同时,他们还表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但随人工智能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还有待解决”。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相比其他外国学生,已在清华大学交换学习一年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本项目学生大使汤博彦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因参加一年的交换项目,他有了更多“思考中国的时间”,他去过北京、上海,赞叹于繁华大都市的多样与包容;也去过新疆,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他一再表示,“中美两国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感受到这种差异的同时,你也会发现两种文化间的相似之处”。

     

        “我在清华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这无疑让我对中国的兴趣更加浓厚。现在,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未来要引领世界的发展,就必须懂中国’。”艾曼尼·厄尔·莫拉比特在结业典礼上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晋浩天 徐谭;万仞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