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关注着一支部队。
我一直在关注着一群铁血军人。
我一直在关注着一种精神。
一架架歼-15降落在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拎着天蓝色头盔,神采奕奕,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的戴明盟。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海军,人民海军一个崭新的时代——航母时代解缆起航了。
其实早在6年前,海军便已开始选拔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员。
选拔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堪比选拔航天员,有些条件甚至更加苛刻——年龄在35岁以下,飞行时间在1000个小时以上,必须飞过“三代机”。“海空雄英团”一大队大队长戴明盟最先进入选拔组的视野。
海军飞行员被誉为海天骄子,实际上,飞行绝非一般人想象中的遨游蓝天,诗情浪漫,而是时刻面临生命危险。戴明盟12年的飞行生涯中,大的险情就遇到过3次。第一次是在军校跳伞训练时,伞绳缠住伞翼,人嗖嗖地往下掉,快接近地面时备用伞才打开,戴明盟捡回了一条命。第二次是刚分到飞行团,他和战友驾机训练,飞机升空不久突然起火,随时可能爆炸,为避开地面重要设施,为不伤及群众,他们放弃提前跳伞,操纵不断下坠的飞机,冲向一片农田,在高度仅为500米时,才弹射离机。第三次是一次空战训练,右发动机突发故障,他果断地关闭右发动机,沉着地单发着陆,保住了价值几个亿的国家财产。
三次险情,每一次都是命悬一线。然而戴明盟更清楚的是,当国家和民族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理由拒绝,你必须站出来!
戴明盟成为了我军舰载战斗机飞行事业的开拓者。
航母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其跑道不及陆基跑道的1/10,且是不停地运动,飞行航线、高度、方向、速度等一系列参数必须精飞到极限值,因而,舰载机着舰、起飞,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第一个完成地面高速滑跑阻拦,第一个完成飞行阻拦着陆,第一个完成地面滑跃起飞,第一个完成绕舰飞行、触舰复飞……戴明盟创下了歼-15试验试飞的多项纪录。
几年间,经过几千架次的起落,戴明盟和试飞员们终于迎来了万众瞩目的这一天——2012年11月23日。
凭着惊人的胆魄和精湛的技艺,戴明盟驾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成功着舰、起飞,成为我国航母阻拦着舰第一人。
戴明盟说:“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生存,不可没有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铁骨血性。”
戴明盟将接力棒传给了张超。
2015年初,戴明盟到“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团遴选新舰载机飞行员。等不及部队动员,一级飞行员张超第一个毛遂自荐。戴明盟在辽宁舰的那“惊天一着”,让张超血脉偾张,同时也成了戴明盟的忠实“粉丝”。
戴明盟打量着这个特别阳光的年轻人,说:“你想过开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危险吗?”
网上统计数据表明,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从二战结束到现在,某国海军已经坠毁舰载战斗机1000多架,700多名飞行员丧生……
因为梦想,风险可以置之度外。张超恳切而又坚决地对戴明盟说:“首长,这些我都考虑了,请您放心,保证没问题!”
经过严苛的考核,张超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为了赶上已经学了一年半的同班次“师兄”,张超自我加压多飞多练,一个多月完成理论改装,6个月赶上训练进度,13个月完成上舰前93%的飞行架次,所有课目优等。
2016年4月27日下午,已经完成海上低空飞行的张超,再次登上歼-15,进行当天最后一个架次的陆基模拟着舰飞行。
开车,滑跃起飞,跃升,建立“着舰航线”,对中俯冲,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在模拟航母甲板的第三道阻拦索前4至5米的位置,后轮率先触地。紧接着,前轮触地……
随着战机以240公里的时速快速滑行,仪表上突然显示“电传故障”——这是歼-15最高等级故障,一旦发生,意味着战机将会失去控制。
此时的战机,像一匹正在狂奔的烈马被勒紧缰绳一样,前轮猛地弹起,机头急速上仰,尾椎蹭在地面,瞬间火花四溅。按特情处置规定,遭遇这种故障,飞行员可以立即跳伞。危急关头,张超没有选择跳伞,而是第一时间竭尽全力将操纵杆推到底,牢牢把定,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架造价数亿、有着诸多科技含量的战机。可是机头还在上仰,瞬间几乎垂直于地面,在巨大的惯性下,飞机骤然离地20多米。万般无奈之下,张超终于拉动弹射手柄,“嘭”的一声,连同座椅弹射出舱。但是,高度太低,弹射角度超过安全边界的极限,救生伞没来得及打开,张超就被重重地摔向地面。
飞参数据显示,从飞机突发故障到坠地,短短4.4秒——在这生死一瞬间,为了挽救战机,张超推杆,制止机头上扬。正是这个选择,让他错过了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生死关头,张超,做出了一个“最不应该”的选择……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战斗冲锋。
每一次升空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2016年4月6日,曹先建在一次训练中身负重伤,腰椎多处多发性骨折、爆裂性骨折。
手术后,曹先建从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医生:“我还能飞吗?”
面对这个腰椎被固定着两块钢板的重伤员,医生无法正面回答。
“不行,我还要飞!”伤口刚刚拆线,曹先建缠着医生为自己制定康复运动计划。一步、两步,他试着慢慢行走;一下、两下,他慢慢蹲下,又慢慢站起。每做一个动作,伤口便撕裂般疼痛;每走一步,都要咬紧牙关……
那天下午,床头的电话响了,接完电话,曹先建失声痛哭。他不敢相信,由于飞机电传故障,张超壮烈牺牲。
与张超共同生活、共同训练的情景历历在目。张超曾经说过:“人民海军要想飞向远海大洋,就要有一群不畏风雨的海鹰,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振翅高飞!”
曹先建擦干泪水,暗立誓言:“为了梦想,张超走了;为了梦想,我们将前仆后继!”
曹先建练得更勤了,他的病房成了一间“多功能室”,既是学习室,又是健身室,还是训练室。
那天中午,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站在门口的是父亲和妹妹。他们是来“拉后腿”的。
父亲说:“你在天上飞了14年,我们为你担心了14年!你在空中第一次遇险,你妈几天没吃饭;这次遇险,你妈差点也住院……老爸求你一件事,趁这次受伤,咱们不飞了!”
妹妹央求道:“哥,飞舰载机太危险了,这一次你就听爸妈的吧!”
曹先建深情地对父亲和妹妹说:“我是一名军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刻,如果我当了逃兵,将一辈子都直不起腰来!”
三天推心置腹的交谈,老人终于理解了儿子:“既然你铁心要飞,就一心一意去飞吧,全家支持你!”
两次手术很成功。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医学鉴定组专家一致同意曹先建归队参加训练。
海鹰复归海空。当曹先建钻入日夜思念的歼-15驾驶舱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为了把住院耽搁的训练补回来,曹先建与时间展开了赛跑。陆基模拟着舰,他已练得得心应手,却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突破一些技术难题,他把所有的节假日都放弃了。
今年初夏的一天——这一天距离身负重伤419天,距离第二次手术出院复飞仅仅70天,曹先建驾驶“空中飞鲨”,参加海军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首次着舰飞行。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艉钩……曹先建驾驶战机,对着甲板跑道,以近乎完美的轨迹,稳稳地停在飞行甲板上。
“好样的!”着舰指挥官戴明盟给他打了个满分。
飞跑上前的战友们将曹先建团团围住,拥抱,合影。
我一直关注着戴明盟、张超、曹先建……
一个民族要复兴,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有人为之付出牺牲。革命军人的牺牲精神,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唱响了彪炳千秋的忠诚之歌!
前仆后继,是这支军队永远的精神!
(作者:黄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