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从今年2月在复旦大学达成“复旦共识”,到4月在天津大学发布“天大行动”,再到5月、6月在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和温州大学提出“湘浙倡议”,直到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形成新工科建设“北京指南”,在半年时间里,被誉为“半路杀出”瞬间就“火”的新工科的热度一直在持续。这种热度最直接的体现是“新工科”的百度搜索结果达到1000万条。
新工科建设正在进入越来越多高校的视野,尤其在当前面临着转型发展重任的地方高校看来,新工科建设给其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因此,对他们而言,新工科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大趋势
“教育只是嵌入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外系统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换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主动因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个趋势中找规律、找定位、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7月15日常州工学院举行的“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如是说。在他看来,新经济、全球化、科技和产业革命虽然“高大上”,但并非与地方高校没有关系。事实上,在互联网深刻改变各行各业、创新企业正在异军突起、制造业智能化趋势方兴未艾、“双创”厚植新经济发展沃土的今天,地方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胸怀天下”。
那么,地方高校如何把握好“大趋势”呢?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契合度不高的短板,面临着向应用型转型的命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一线,对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更为敏感,一些企业在研发上投入巨大,像华为的研发投入在2016年度达到了110亿美元。在企业创新力量大大增强的情形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可以促使高校紧跟时代潮流。
因此,无论是在本次会议出台的“新工科建设——江苏举措”还是之前的“湘浙倡议”,与企业密切合作都是重要内容。“如‘江苏举措’提出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无缝对接;贴近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共管的集学生培养、员工培训、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学院或行业特色学院,建设一批直接服务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说。
以“新工科”助力转型发展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2014年以来地方高校面临的最迫切的改革与发展重任。虽然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明确为“应用型”“地方性”,但“转什么”“怎么转”“谁来转”“转到哪”仍然需要地方高校通过具有实效的实践来回答。在这种情形下,“半路杀出”的新工科因为在理念和实际操作上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契合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性,而受到地方高校的青睐。
比如新工科建设强调“交叉融合”。“新工科建设应对的是新经济,新经济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概念,我们在转型中就要注重这个特征。”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张根华说。他所在的学校重点建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交叉融合了物理学、材料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瞄准的是江苏省在光伏产业、锂电产业、新能源汽车、沿海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上进行布局形成的产业链。
再如新工科建设强调“动态”。“新经济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因为经济发展总是在推陈出新。相应的,新工科建设要有动态调整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的时候要结合大众需求、市场需求、产业依托和学校条件,动态地设置、调整、撤销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副院长崔骥说。最近,他所在的学校停招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新增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还重点建设了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虽然这所学校是一家独立学院,但受益于灵活调整,上述两个学院已入选教育部的计划或项目。
还有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定位是“人才质量”。“提高质量是所有高校的命题,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却有不一样的内涵。新工科建设提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努力培养不同类型的卓越工程人才,这是我们在转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点。”
常州工学院副校长王传金说。常州工学院以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和十大新兴产业“因地而设”十大专业群,针对生源的多样化,提出培养卓越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三种人才,分别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新工科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地方政府尤其要在专项资金和政策上进行支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助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张大良说。
(本报记者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