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

    生态厦门:绿色刷出高颜值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30日 01版)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5年前,曾消失了144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鸟”的紫水鸡重现厦门杏林湾,5年后,10只紫水鸡又现身厦门翔安张埭桥水库。紫水鸡的再现,让厦门人欣喜不已,决定将此处建成公园,给紫水鸡安个窝。

     

        2015年1月1日,厦门正式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这是福建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2016年,厦门在全省率先获得“国家生态市”称号,岛外4个区全部被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1%;2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

     

    清澈溪流从家门口经过

     

        有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有深潭、浅滩、泛洪漫滩;有常年流动的水,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的标准;有乡愁、有野趣……如今,厦门在生态治水上已经勾画出一幅蓝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厦门市河长办主任、市水利局局长郭金炼介绍,近年来,厦门坚持统筹发展、源头治理、因地制宜、多元共管,以小流域为单位,大力推进山、水、田、林等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形成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三分治七分养”,厦门全面建立和实行了市、区、镇(街)三级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河段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治理和保护,并接受考核,消除了多头治水。

     

    清新空气从鼻尖飘过

     

        不久前,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了来厦门旅游的游记,开头写着:“厦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清新的空气。”

     

        清新的空气背后,厦门有一套自己的规格。50以内的AQI(空气质量指数)属于优,但只要指数超过60,对于厦门各部门来说,必须马上行动起来,通过一系列降尘举措迅速治理污染问题。

     

        厦门迅速的反应,快速的动作,在福建省拿下了多个第一。比如,率先完成了全市97家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整治,并深入开展清洁化改造;率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排污权核定工作,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2016年完成了26家企业排污权收储和335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权核定等。

     

    土壤在脚下散发芬芳

     

        在厦门,每一袋危险废物,从产生、储存、运输,到最后的处置,全程都被危废管理平台掌握着,所有这些信息集中起来,便是厦门市危废管理的数据库。这是厦门率先在全国推行“智慧环保”建设的一个成果,实现了数据信息化、动态化。

     

        今年初,厦门印发了《厦门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个被称为“土十条”的方案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厦门环保部门将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厦门将于2020年年底前摸清全市的土地健康状况,建立土地“健康体检单”。

     

        为加强未利用地的土壤保护管控,厦门划定了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57.6%,明确规定禁止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新建任何可能影响耕地土壤质量的工业企业。

     

        (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