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试帖诗之得与失

    作者:王培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9日 11版)

        试帖诗是中国科举时代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高宗永隆年间,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试帖诗和八股文一样,都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以试帖诗来考核、选拔人才,检验不出人才的真正能力,选拔不出真正经世济民的人才。

     

     

        从文体上看,试帖诗源于唐代律诗,但唐代选择作诗的题目非常宽泛,对诗的内容也没有过多硬性要求,考生容易发挥水平,展示才能。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科举考试取消了试帖诗,元明两代迄未恢复。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且分量越来越重,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将之八股化了。

     

        唐代试帖诗,一般为六韵,写作难度适中。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首先在乡试和会试中增考五言八韵诗一首,此后成为定式,在生员岁考、科考、贡生考试与覆试朝考等,都要求用五言八韵作诗。试帖诗的考试题目,比八股文考试的题目涉及面还广。八股文的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原文,而试帖诗的内容,却远远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历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名句或故事,以及前人诗句,都可能成为考试题目,这当然也给考试增加了难度。很多应试的举子虽然八股文写得花团锦簇,但常常因不知道试帖诗题目的出处而科考失利。如,乾隆某科会试,以颜延之诗“天临海镜”句为题,原诗的意思是“人君在上,如天之临,如海之镜”。许多士子不知道这个题目的典故,误认为考题的主题是谈论月光,只有十六人知道题目的出处,全部被录取。又如咸丰年间,广东学政吴保泰以“冯妇攘臂下车”为题,让生员作试帖诗。这句话出自《孟子》,其中提到的冯妇是一位善于搏虎的勇士。有的考生不知出处,想当然以为冯妇是个女人,于是写下了“玉手纤纤出,金莲步步行”的句子。吴保泰大怒,将不知题目出处,胡编乱造的考生除名。

     

        试帖诗的诗句中还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美人、红粉、风流、狐鬼、骷髅、破败、死亡等不庄不吉的字样,都不能使用。咸丰五年(1855),湖南乡试的诗题为《山衔好月来》,一位考生的八股文已经合格,只因试帖诗中有“平远山如画,温柔月恋乡”的句子,主考官认为语近香艳的“香奁体”,不庄不雅,没有录取。

     

        试帖诗的规范之多、避忌之严,是其他诗歌所没有的。这样的诗篇,也和八股文一样,形式呆板,内容空洞,缺乏生气,没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束缚了士子的思维,不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方面都毫不足取。在世界格局巨变的18世纪和19世纪,清代科举考试以试帖诗为标准的人才选拔,不利于经世济民型人才的培育,也影响了中国在当时的与世界接轨。

     

     

        因为是律诗,受用韵的限制,试帖诗比八股文还难作。从诗体上看,作为一首律诗,试帖诗也像其他律诗一样讲求对仗、用典,不得失粘、出韵等等,还要求限用官韵,用的全是仄起格。所谓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两个字用仄声,第二句前两个字用平声,叫作“仄起平收”,简称“仄起格”。

     

        试帖诗的结构、写法,也类似于八股文,诗的首联相当于八股文的破题,揭示题旨;次联相当于承题,承上联的主旨加以阐发;三联开始议论,相当于起比;四联五联相当于中比,六联七联相当于后比,结联相当于束比。写作时,第一联第二联要点明题目出处和相关内容,第三联要把内容引申转到议论,第四联至第七联要进一步阐发题意,发挥议论,深化主题,最后一联要扣题,并歌功颂德,而且颂德必须从本题出发,不可与题目毫无关系。

     

        受限于题目和程式,试帖诗的艺术性不高,好诗寥寥。例如有以唐玄宗的一句诗“敦俗劝农桑”为题的《赋得敦俗劝农桑》,清代嘉庆年间杨庚的试帖诗如下:

     

        耕织鸿图肇,农桑凤诏温。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

     

        考礼钦祈谷,歌豳重采蘩。公田皆雨及,法驾屡星言。

     

        推四风清畎,缫三月满盆。笠看黄壤聚,秭到绿云屯。

     

        安土齐趋业,捐租叠沛恩。万年衣食裕,寿宇迈羲轩。

     

        全诗谨严规范,但内容重复,毫无意境,是典型的文字游戏。

     

        读书人为了前程不得不潜心钻研八股文和试帖诗的写作技巧,但在他们心目中从没有把这些文字当成作品,更不会收入自己的诗文集。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作为科举制度一部分的试帖诗也随之告别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该如何评价作为科举考试一部分的试帖诗,评价这一中华文化史上的特殊诗体呢?

     

        首先,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清代的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同时又文采斐然。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有才能的人士。试帖诗的存在,也是考试的风向标,促进了广大士子遣词炼字,研习诗词,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官员队伍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形象反映,有效地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试帖诗促进了古代诗赋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社会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中的诗赋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因科举考试中有试帖诗,所以学校教育中也特别重视“诗教”。在中华文化史上,一直在学校教育中,从童蒙开始,就存在琅琅读诗声。试帖诗的严格规范,也促进了广大士子在遣词炼句上下功夫,对汉语词汇、声韵、修辞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尤其是难度极高的试帖诗,束缚了士子的思想,流弊甚多。考试的内容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培军,黑龙江大学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