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德国国家公园风景秀丽。16个国家公园中,从一亿年前的白垩纪遗迹到广袤秀美的田园,从漫长的海滩到茂密的黑森林,可谓奇景交融,各有特色。这些国家公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自然风光,同时也起着保护珍稀动植物、维护自然种群的作用。国家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为游人深度体验设立便利设施,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1.涵盖多样宝贵的自然资源
欧洲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的是1909年的瑞典和1914年的瑞士。德国在建立国家公园方面相对较晚,1970年才有了第一个国家公园——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创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德国政府根据地理环境和生态分布,创设的国家公园包含了海滩和海洋、山地森林、湿地、高山流石滩和高山草甸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和远古遗迹等不同主打资源和环境特色。
国家公园主要分布在德国国境线和曾经的东西德交界处,这些区域往往人烟稀少,大自然受人类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迄今,德国16个国家公园的总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2%。面积最大的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北海浅滩国家公园,达441000公顷,最小的是波罗的海吕根岛上的雅斯蒙德国家公园,那里有著名的白垩岩。
有学者将40余年的德国国家公园发展历史划分为1971—1989年、1990—1995年、1996年至今3个阶段。其中,1971—1989年为早期建立阶段,随着20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环境意识觉醒,保护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性逐步得到认识,这一时期西德成立了4个国家公园。1990—1995年为东西德国统一阶段,1990年东西德国统一,很快成立了6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规模快速提升。1995年之后,国家公园重新进入缓慢发展阶段,至2016年共建立了6个。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16个联邦州基本上每州有一个国家公园,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负责国家自然保护工作。其中,联邦政府负责制定自然保护的宏观政策、国家公园相关法规;州政府负责具体的自然保护工作,决定国家公园的建立、具体管理等事务,拥有国家公园的最高管理权。虽然国家公园由地方自治管理,但是各州之间、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联系密切,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共商国家公园的管理问题。德国国家公园着眼于保护自然,基本原则是“让自然成为自然”。
2.“自然与体验”的建园理念
可以在人口稠密地区再造森林吗?当1970年德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落成时,环保人士这样问,因为距离森林不远就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巴伐利亚森林坐落于德国和捷克边界地区,与捷克的苏马瓦国家公园连成一片,成为欧洲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作为中欧地区最大的未被破坏的保护区域,这里是一派广阔、原始的森林荒野景观。事实上,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城市与森林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此形成。
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大片云杉森林、野生林间小溪和开阔的泥泽地带,为游客提供了约300公里远足路径和200公里自行车道。该国家公园奉行“还自然以自然”的保护理念,不进行人为干预,而是让此处的生态系统自由发展运行。无论是徒步、骑行还是在长达80公里的越野滑雪道上驰骋,无论冬夏,游人都有大量机会欣赏公园的美丽。
不难看出,德国国家公园强调最大尺度地保护荒野,并侧重对自然过程的保护。德国国家公园资深专家、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园长卡尔辛那指出,荒野对于德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且在于为公众提供了体验完全自然的机会,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冒险、神话、童话世界,感受野性之美和自然的力量。
其实,不同的德国国家公园,受地形和纬度的影响,风光千差万别,体验各有千秋。
波罗的海的吕根岛以陡峭的悬崖著称。在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中,早已对岛上的雅斯蒙德国家公园中魅力独特的白垩岩景观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百年榉木林、白垩岩和陡峭悬崖,都是雅斯蒙德国家公园的特色。
莫里茨国家公园包含了梅克伦堡一部分湖区。园区内有着几乎保持完整的沼泽森林,100多个湖泊栖息了许多珍稀鸟类,例如鹰鱼和海雕等稀有物种。
在萨克森小瑞士森林公园,150年以来,因为天然岩壁十分适合攀岩,该公园深受攀岩爱好者的喜爱。远足的人们也可以借助阶梯登上一些山峰的顶端,从高处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得益于德国国家公园在维护和运营过程中高度重视“自然与体验”相结合的理念。例如,位于德国图灵根州的海尼希国家公园,始建于1997年12月31日,面积75平方公里,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该国家公园游览路线的各个休息点都通过游戏方式介绍园内动植物世界的一些奇闻趣事。例如,在希尔伯峰体验路途中,游客可以试试能否辨别出多彩铃蟾的叫声;在布伦谷体验路途中,游客可以试试能否抬起各种木材,估测一下它们有多重。吸引儿童游客的一个特殊景点是“野猫儿童森林”,喜爱森林的孩子们在这里尽情玩耍,爱好冒险并且勇敢的孩子还可以去一个木制森林娱乐场所游玩。
3.用法制机制管好国家公园
自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开展后,德国先后推出一系列环境立法,包括1972年的《垃圾处理法》、1974年的《控制大气排放法》、1976年的《控制水污染防治法》、1983年的《控制燃烧污染法》等,这些立法为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为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例如,德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有7000多种动物处于危险甚至濒临灭绝状态,联邦政府在2007年提出了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2013年起德国每年拿出5亿欧元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为国家公园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在联邦政府层面,负责国家公园事务的机构为德国环保部及其下属联邦自然保护局。联邦主管机构主要从框架制定、服务、引导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并不对国家公园进行直接管理。例如,联邦政府制定的《森林法》规定,森林所有者无权拒绝游人入林,即使是私有林,公众也可以随意进入,这就保证了步行者可以在恬静的森林里悠闲地娱乐和享受自然。
在州政府层面,主要是为每一个国家公园立法,依法指定州一级的国家公园主管部门,由该主管部门依法组建国家公园直接管理机构,并负责国家公园规划审批。基于公益性考虑,国家公园均不收门票,采取收支两条线,保护管理费用由州政府承担。
此外,国家公园专门设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即国家公园顾问委员会。委员会由州国家公园主管部门牵头,成员来自各组成机构,包括农业、林业、环境、交通等领域的联邦政府部门、州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成员还来自相关协会,如森林业主协会、旅游协会、锯木厂和木材工业协会、农民协会等;当然还有科研机构代表。专家委员会通过举行专题会议,为国家公园相关事务提供专业建议。专家委员会制度为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公园管理、协调利益提供了平台,同时保证了国家公园主管部门的主导地位。
此外,国家公园地方政府委员会是州一级层面的主要责任方,由国家公园所在地方的市长、县长组成,参与国家公园的规划、年度计划、游客和交通管理等政策制定。各辖区内如有任何项目可能会影响国家公园,应及时告知地方委员会。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至少一年一次。如果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地方委员会意见不一,可以报州国家公园主管部门,由其进行仲裁。地方政府委员会制度协调了国家公园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公园事务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为国家公园管理局参与地方事务提供了平台,并且保证了国家公园主管部门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
4.经济效益和自然保护的双赢
由于德国把国家公园的经营目标定位在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因此国家公园的经营开支纳入国家公共财政统一安排,经营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投入。除了州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国家公园还可接受社会捐赠,利用公园资源获取收入。
国家公园需要州财政支持,同时也给各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在2009年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德国14个国家公园每年吸引游客共5100万人次,创造了近21亿欧元价值,相当于创造了69000个就业职位。
例如,海尼希国家公园建立后,当地游客数量从1999年的5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40万人。另外,维尔茨堡大学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每年吸引76万名游客,创造的价值相当于提供939个全职岗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比例。
根据调查统计,近一半的游客为体验原始自然而来,他们不经意间带动了旅游保护区的经济,可谓“无心插柳”,一举两得。
(本报柏林7月21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