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这个家门口的讲堂不寻常”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7日 07版)

        【砥砺奋进的五年·民生中的民声】

        走进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文化中心,乒乓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上到三楼,是一间挂着“修齐讲堂”牌匾的屋子。推门而入,摆设简单古朴,颇有几分旧时学堂书院的味道。每逢开讲,总是听者云集。

        家住附近的诸伟丽是这里的常客。“文明闵行”微信公众号上每期修齐讲堂的活动推送,她都会留心记下。今年1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修齐讲堂”的首讲就把大家“镇”住了。

        从家风渊源,谈到《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部新编戏的创作历程,尚长荣说:“要用最好听的声音、最动人的念白、最好看的舞蹈、最动情的表演,讲好中国故事,演绎英雄豪杰,陶冶观众情操。”临了,他还为大家开了嗓,用二黄唱起了赞扬清白的名篇《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场讲座下来,大家热血沸腾:“市中心城区有很多向公众开放的文化讲座,不过离我们这里太远,活动现场人又多,想要签名合影都不容易。能够在家门口与尚老师面对面,实在难得!”

        有着“声音的雕刻大师”美誉的表演艺术家乔榛,曾四次患癌,七次与死神狭路相逢。在闵行区新虹街道的修齐讲堂,他和居民分享“真诚宽容感恩,自尊自律自爱”的家风家训。“真诚对待自己,真诚对待他人,真诚对待事业,面对挫折永不消沉,永远努力去追求信仰。”乔榛的坦诚和执着令人动容。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启发身边人。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讲述修齐故事、分享修齐经验,通过创设有品质的“修齐讲堂”,一场有温度的“修身行动”在上海闵行推进。“这个家门口的讲堂不寻常。”诸伟丽感慨,修齐讲堂里的故事,让她对“修齐”两个字有了新认识。

        “修身养德,齐家守道,旧学新知,启迪大众。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借智传统文化,画出城区建设最美同心圆。借力文化名人,寻求市民精神最大公约数。借势睦邻空间,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上海市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世军如是阐述修齐讲堂的追求。他说,“修身”“齐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取名“修齐讲堂”,就是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坚定市民文化自信,积极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区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区气质,外树高楼大厦,内塑精神大厦。

        在刘世军看来,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领域,也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为此,“修齐讲堂”建设始终按照“细、小、实”的要求,传播核心价值观,防止概念化、标签化、空洞化,打造市民修身齐家、睦邻友善的道德文化新空间。

        针对市民群众的多元需求,修齐讲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努力兼顾大众传播和小众品位。琴棋书画、旧学新知,家风家训、人生感悟等等都是讲述内容。闵行区级机关党工委将诵读与“修齐讲堂”相结合,鼓励诵读经典;区摄影家协会“穿越罗布泊”活动中开设星空下的“修齐讲堂”,在罗布泊荒野夜幕下,讲述《荒野摄影视觉艺术》。

        人群在哪里,讲堂就开在哪里,流动的是讲堂,流淌的是文化。“修齐讲堂”发动区域内各艺术场馆、书院、咖啡馆、书店等城区文体娱空间和社会力量,携手参与闵行公共精神的塑造、公共社会的构造,激活城区道德文化力量,实现区域内“修齐讲堂”讲者共聚、讲堂共建、讲本共编的共建共享局面。今年3月5日,“修齐讲堂”牵手最美书店钟书阁,迈出“开门办讲堂”的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时期闵行区着力打造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修齐讲堂”与闵行区“邻里中心”建设紧密衔接。按规划,闵行区将于2020年年末建成100个左右具有区域特色、功能多样的“邻里中心”,“修齐讲堂”将借势“邻里中心”建设,打通先进思想和道德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