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渠首遍开文明花

    ——河南淅川县德育建设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丁艳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4日 03版)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豫西伏牛山深处的淅川县,每天早上随着升旗仪式结束,中小学校园里,都会响起诵读中华古典辞章的声音。“孩子们坚持学习传统文化,还把习惯带到了家里,对我们触动很大。”县第一小学六(16)班学生王乙荀的爸爸说:“平时我和妻子陪孩子一起诵读《道德经》《弟子规》,办啥事觉得有了道德底线,工作更努力,家庭也更和谐了。”

     

        自2016年下半年起,淅川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小学德育相结合,开展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的活动,培育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自1959年起,淅川先后搬迁移民近37万人,“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移民精神在这里发源。同时,淅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发祥地、商圣范蠡故里。近年来形成的“移民精神”更是淅川人的精神财富。新一届县委班子认为,利用淅川的特色文化,通过德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移民精神,必将带动淅川人民文明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此,淅川县制定了《淅川县“弘扬移民精神 弘扬好家风家训 争做最美淅川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党员干部先行体会的同时,将活动内容融入校园,成为校园德育的重要部分。为了获取最真实的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县委书记卢捍卫经常不打招呼走进校园,获得学生第一手真实情况。在淅川一高,他提出学生要参与校园卫生劳动考核;在寺湾中学,他和学生一起就餐时,当场提出餐具清洗存放的改进建议……一项项有关加强德育建设教学方法和设施的政策,由此完善制定出台。“德育的实质是育人,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这样校园教育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淅川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李晓辉深有感触。

     

        为规范、指导全县的德育工作,淅川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德育工作“十个一”工程》《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做到德育进教材、进课堂,德育有固定教师、课时、教材、教案,并实行定时督查制度。在此基础上,与有关部门结合,和家长、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和文化标志地联手,开展“诚信考试”“假日德育夏令营”“感恩教育”“德育成果展演”“吟诵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校园与社会和家庭互动效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自立、诚信、感恩等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一大批“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孝老之星”,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我们的家长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分享孩子感恩父母的照片。感恩父母不再是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是孩子们的自觉行动了。”寺湾镇小四年级语文老师高玉杰说,很多父母反馈,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深受感动,同时开始自我反省。

     

        丹江移民民俗馆用丰富的实物再现移民精神,盛湾一中将此地作为教育基地,让全校学生走进移民村旧址,感受父母前辈为南水北调举家迁移的爱国奉献精神。九重一中学生张晓茹带头倡议做移民好后代,发动同学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利用节假日去河边捡拾垃圾,宣传护水知识。“女儿小小年纪就懂得保护环境、水源,让我们觉得传统美德有了传承,护水护绿成了我们全家人的行动。”张晓茹的妈妈说。

     

        淅川爱心联盟是一个民间自发成立的公益慈善团体,短短一年时间,成员从几十人发展到500多人,先后救助过被马蜂蜇伤的小女孩、患面部肿瘤的花季少年、因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贫困儿童等。在淅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送温暖献爱心的身影。他们通过最现代的方式汇聚爱心,用最传统的美德温暖人心,以星星之火,把草根公益做得风生水起,先后荣获“感动南阳”2016年度人物称号、淅川县道德模范等荣誉。

     

        汪新发是淅川县荆紫关镇的一名普通基层法官。为服务好群众,他踏遍辖区91个行政村,双腿股骨头坏死依然拄着拐杖办案,换得小镇连续多年案件无错判、无发还件、无投诉、无上访,他被授予“2016年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感动当事人法官”等殊荣。

     

        热心市民杜瑞玲与20多名志愿者共同建成“爱心粥屋”,坚持每天清晨熬粥,免费送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每天100多碗,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随着德育建设向纵深开展,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大众生活,为推进淅川县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刘先琴 丁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