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溯源·传家训 立家规 扬家风】
提起司马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传世巨著《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事实上,这位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留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训俭示康》和《温公家范》就是他留给后世的“家教”典范。
7月的河东大地,烈日如火。冒着酷暑,记者探访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小晁村北的司马温公祠。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建都于此,历史名人灿若星辰。司马光就是夏县历史名人的优秀代表,他不仅具备传统文化名人的特质,而且为人勤俭,为官清廉。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治国大道思想,而《温公家范》和《训俭示康》则是司马光‘齐家’‘修身’的总纲。”得知记者来意后,司马温公祠文管所所长王在京开门见山高度概括了司马光一生的成就。
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一生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之风。”王在京说。苏轼在《司马温公神道碑》中写道:“公来自西,一马二童。”可见司马光在出行方面十分节俭。
“好的家庭教育,让司马光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王在京用一个故事,说明了司马光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司马光五六岁时,亲戚送来一篮青皮核桃,司马光和姐姐想吃却剥不开青皮。姐姐有事走开后,家里的丫鬟用热水烫开了青皮。姐姐回来后问谁想的剥皮办法,司马光脱口而出说是自己。此事正好被父亲司马池得知,厉声斥责:“小子何得谩语!”司马光羞得满脸通红,暗立誓言“平生不再说谎”。事后,父亲又给司马光取字“君实”,教育他要说话真实,做事诚实。多年后,有人请教司马光:“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司马光答:“诚!”又问:“诚从何入门?”司马光答:“不说假话!”清代名家陈宏评价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
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气日益奢侈,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这让司马光深感焦虑。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染上不良社会风气,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写了《训俭示康》,教育儿子要继承发扬俭朴家风。司马光这篇千余字的短文,紧紧围绕“成由俭,败由奢”这一古训,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旁征博引典型事例,教育儿子要清清白白做人、光明磊落做官。《训俭示康》一文对司马康影响极大,他一生品行正直,声誉很高。
家正而天下定
“‘训俭’醒一人,‘家范’正万家。”王在京说,与《训俭示康》相比,洋洋数万字的《温公家范》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治家的方法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它以“家正而天下定,礼乃治家之本”为宗旨,系统地阐述了父母、子女、兄弟、夫妇、婆媳等家庭伦理关系和治家的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各守其责,都按照各自的道德行为规范来做事,家庭才能和睦。
“为人诚实忠厚,做事光明磊落,为官清正廉洁。”王在京说,司马光终生追求的这一信条,与“三严三实”的内容相通,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王在京讲了司马光卖马的一个小故事:司马光在洛阳闲居的时候,家里缺钱,要把一匹马卖掉。这匹马长得高大健壮,只是夏天会犯肺病。司马光反复嘱咐管家,卖马的时候把这个情况说清楚。后来管家卖马时忘了说,钱卖多了。司马光让管家把多出的钱退给人家,并教育管家做人要讲诚信,不能为了多卖几个钱,就欺骗别人。
司马光认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相辅相成,治国要先治家,要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以礼治家”也就成了司马光“治家”篇中的核心观点。在《资治通鉴》中,他阐明了以礼治国治家的政治思想:“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纲纪正焉。”
杏花碑文千古传
在司马温公祠内有座杏花碑厅,里面的四通断碑是国家一级文物《司马温公神道碑》,因其发掘于杏花树下,又称杏花碑。碑文共2766字,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奉宋哲宗之命,撰文并书写的。碑文文采飞扬,荡气回肠:一是记叙了司马光对朝廷的功绩;二是描述了司马光死后灵柩归葬时的感人情景,“京师之民罢市而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三是以韵文的形式,歌颂了司马光一生的功德。金石为刻,言之凿凿,实为司马光显赫德绩的明证。
走出司马温公祠正门,右侧20余米处,耸立着一座碑楼。碑楼内是明代重刻的《司马温公神道碑》。王在京对这通高9米、宽1.7米的石碑格外重视,他介绍说,碑额和基座是宋代原物,碑身是明代嘉靖元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命人仿宋碑复制的。碑额上“忠清粹德之碑”为宋哲宗亲篆。当年司马光的政敌在砸毁原碑时,因碑额上有皇帝手书才得以幸存。碑楼上的“粹德辉煌流涑水,清忠发越秀峨眉”既是对司马光功绩的高度概括,更是其精神的光辉写照。
(本报记者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