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新房屋亮堂堂,我们心里敞亮亮”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0日 01版)

        【砥砺奋进的五年·民生中的民声】

     

        “新房屋亮堂堂,我们心里敞亮亮!”住进了新房,83岁的李家荣热泪盈眶。他告诉记者,自1956年搬入南京市秦淮区范家塘,60多年来,他就没离开过,做梦都想着换新家。如今,江苏省南京市棚户区改造圆了他搬离棚户区、住上新楼房的梦。

     

        秦淮区范家塘原本是一片水塘,20世纪40年代,从外地逃荒到这里的人们在填平的塘口上盖起了草棚。1958年,政府出钱,百姓出力,把草棚翻建成平房。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平房变得破乱不堪,成为主城最大的棚户区。

     

        “房屋小半间,抬头能望天;三世同堂住,睡觉肩靠肩。”一提起原来的生活,李家荣直摇头,一家三代五口挤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危旧房里,转个身都能撞上。屋子太小没法放床,全家人晚上睡觉打地铺,早上再收起来。“这些年,孙子不敢带女朋友回家,儿媳也差点离开。”

     

        “从窗户伸出去就能与对门的邻居握个手,楼与楼之间的巷子只能容纳一人。”居民朱慧英说,前年,她老伴儿突然四肢抽搐,救护车开不进来,担架车也无法推进来。“前前后后折腾了10分钟,快急死我了,好在老伴儿最后被抢救过来了。”

     

        范家塘整个片区地势低,常年积水,很多房屋终年见不到太阳。楼下化粪池经常漫溢,老鼠跑,蟑螂爬,苍蝇满天飞……恶劣的生活环境给居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去年3月21日,被列为一号民生工程的范家塘改造项目征收工作终于启动。该项目首次采用“阳光征收”信息管理系统,被征收居民可以通过现场触摸屏、手机APP查询征收补偿等有关信息,征收过程全监控,信息全公开。“房屋拆迁征收、选房安置公平公正,安置房是宽敞明亮的现房,我们拆得明白、拆得放心,第一批就交了房。”朱慧英说。

     

        去年9月30日,范家塘1940户居民全部签约交房,整体搬移到交通方便、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岱山、丁家庄、上坊等7处保障房片区。“新家不仅住着舒服方便,而且小区环境也优美整洁。”看着98平方米两室两厅的新家,李家荣从心底觉得满意。

     

        范家塘危旧房居民“出棚进楼”,是南京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京市以“整环境、惠民生、建城市”为主线,围绕城中村危旧房总体改造目标,通过拆除、更新、修缮等形式,积极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据悉,仅2016年,南京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共计365万平方米,占年度目标的144%,成功搬迁15422户居民,惠及居民4.5万人。一系列惠民安居政策换来棚户区居民幸福笑脸。

     

        “迄今为止,南京市已经完成了两轮棚户区改造,第三轮改造则以应改尽改、应整尽整为原则,由表及里,向城市纵深处拔草。”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郭宏定说,到2020年年底,南京市将完成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目标,推动居民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