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9日 星期日

    回望故乡

    作者:王楠楠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9日 11版)
    2016年,新疆尼勒克,两个看着远方的牧人。王楠楠摄/光明图片
    2016年,内蒙古锡林浩特郊区的羊群与汽车。王楠楠摄/光明图片

        【时代记录】

     

    本期主题:少数民族摄影师

     

        自20世纪30年代起,影像人类学家庄学本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撰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拍摄下数以万计的照片,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档案;1996年起,摄影家吕楠用近8年时间在西藏生活、创作,共拍摄3500多个胶卷,几乎记录了西藏农牧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两位无疑是优秀的创作者,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外来者”的身份。在创作少数民族影像作品时,如果将创作者换成本民族的摄影师,拍出的作品又会是怎样的呢?

     

        阐述本期主题的摄影师是刚刚从第二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中脱颖而出的蒙古族摄影师王楠楠,她从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出发,利用影像记录下对本民族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日升月落,冬去春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摄影师用镜头回望自己的民族与故乡,也追溯着血脉中的乡愁。

     

        “尼空贝尔”是由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词汇,故直译上没有相对应的汉语释义。蒙古语里“尼空”是指洞穴、小面积洼地,“贝尔”则意为痕迹。“尼空贝尔”是指蒙古人迁徙移走蒙古包后,草地表面留下的圆形痕迹,它代表着游牧人在此处生活过的痕迹。我的这组作品就以此为名。

     

        这组作品的创作以中国当代的蒙古族作为切入点,展现少数民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里的生活状态。蒙古族自古以游牧的方式游走于北方草原,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当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经历着变化。

     

        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迁徙——由过去传统生活方式“草原地面上移去蒙古包而留下的圆形迁徙痕迹”,变成了蒙古族在由传统转变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多元化背景下的种种痕迹。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后代,我从未真正进行过长期的游牧生活。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偶尔会处于尴尬的境地。我的创作起源是乡愁与自我身份的寻找。

     

        在摄影创作方面,我认为摄影师也应该有所坚持,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了解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作品立于本土化之上,这是首要责任。我拍摄蒙古族影像是想展示出游牧文明在今天、蒙古族在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从而从影像本身进入这个群体,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我的创作主要采用“新纪实”摄影的方法来拍摄和架构。在当代,“新纪实”已经成为一个更丰富的摄影形态。越来越多纪实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他们观察世界的眼光也和过去有所不同。

     

        正如著名策展人约翰·萨考斯基所指出的:“新一代摄影师把纪实摄影的技术和审美引领上了一个更加个人化的方向,他们的目的不是改造生活,而是去认识生活;不是去说服,而是去理解。”

     

        我以蒙古族文化作为这次创作的主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反对沙龙摄影、民俗摄影把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化、扁平化,如此并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少数民族群体的真实面貌,反而加深了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

     

        在创作时,我分别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尼勒克县,内蒙古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海拉尔、鄂温克旗等地选景拍摄,以个人视角进入蒙古族群体,拍摄地理空间、环境肖像、生活、室内空间、人与动物等结构更偏向于散文表达的纪实摄影作品。

     

        如今,乡愁不仅是成长经历中的地域情感,同时也是血脉里的民族情感。我以摄影的方式,通过镜头和底片的维度再一次回望我的民族和故乡,期望通过摄影行为找寻到心中的乡愁。

     

        (作者:王楠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