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北京平谷“生态桥”:乐了百姓美了环境

    作者:董城 马春江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7日 04版)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是华北地区有名的优质大桃产区。多年来,大桃给平谷果农带来了持续可观的收益。

     

        作为北京的农业大区,平谷也有自己长期无法解决的难题——分布于全区的38万亩果园,每年产生树枝、树叶等废弃物高达15万吨以上;全区每年产生蔬菜等植株残体5万多吨,养殖禽畜产生粪便60余万吨,庞大体量的农业垃圾对地区环境影响巨大。

     

        在平谷,变废为宝是最容易想到又最难实现的话题。难就难在政府有义务没手段、企业有工厂没市场、农户有想法没办法,涉及此问题的3个主体都因各自局限导致无法独立完成变废为宝的事。

     

        按照“生态立区”的理念,平谷今年2月创新实施了一项名为“生态桥”的工程,通过构建金融链、行政链、运营链、产业链、信息链,有效打通政府、企业、农户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各自的断桥,最终形成了合力。

     

        记者在平谷区刘家店镇采访看到,镇里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村合作社“四位一体”的模式,实现“种—养—沼—肥”的生态循环,将果园废弃的桩、枝、杈、叶、秆、草、果、菜粉碎,制成有机肥还田,实现了环境改善、土壤改良、水质改进以及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百姓利益的高度统一。目前,该镇已经生产了4300余吨有机肥,很快将向村民发放。

     

        刘家店镇寅洞村村民崔凤伶家有10亩桃园,每年能出1万斤桃树枝,在20世纪90年代,1万多斤桃树枝可是居家过日子的“硬柴火”,足够烧半年。近几年,崔凤伶家的柴灶变成了气灶。除了桃园四周堆满了桃树枝,崔大姐家门口也成了柴火堆、火险堆,孩子买的新汽车都停不到门口。听说了镇里启动“生态桥”,能用1吨树枝换1吨有机肥,还外加半吨新浓石灰液,崔凤伶用三轮车往粉碎加工点送了四五天。看着堆了几年的树枝处理了,不但果园和院门口整齐了,崔大姐说自己心里也敞亮多了。

     

        “‘生态桥’是行政、金融、观念等多维度的‘立交桥’。不但实现了变废为用,还帮助各方转变了观念,成为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桥。”平谷区区长汪明浩表示,该区已选取了8个“生态桥”试点,到2018年年底,将全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作者:董城、马春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