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冯小刚痛斥“小鲜肉”太俊美阴柔,被经纪公司包装得像塑料花。这番辛辣言论再次引发业界对“小鲜肉”问题的关注。“小鲜肉”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审美偏好,本无可厚非。但当下受追捧的“小鲜肉”往往只“鲜”其表,不“鲜”其里,“鲜”得肤浅单薄,缺乏朝气和内涵,这才是其为人诟病的关键。除了形象年轻,“小鲜肉”的“鲜”更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生命状态。但一些小鲜肉徒有皮相的光鲜,却缺乏积极的正能量和昂扬的进取精神,时常爆出高片酬、耍大牌、不敬业的负面新闻,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演员应为角色服务,一些“小鲜肉”却缺乏扎实的演技、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积累,非但无法为不同角色赋予独特灵魂,而且只能在不同作品里贡献千篇一律的表演,诸如面瘫式的演技,咆哮式的愤怒……无论什么剧情、什么角色,都表现出体貌闲丽、精致完美的花美男形象,令人乏味。“小鲜肉”所演绎的故事也如他们的形象一样精致而虚伪,只有矫揉造作却没有现实感和生命力。这种影视作品不断涌现,长此以往,将使文艺创作离观众的生活越来越远,成为飘荡在时代边缘的远方风景。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报纸杂志就曾围绕当时影视创作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展开了一场“我们到底需要奶油小生还是硬汉”的辩论。结果,冷峻刚毅的高仓健因在《追捕》《远山的呼唤》等影片中所彰显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韧意志征服了观众的心,以其为代表的“硬汉”形象战胜了“奶油小生”,成为时代审美的主流。不只是那个特定年代,追溯电影发展历程,经典男性角色也多是具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红高粱》中,姜文凭借富于张力的表演塑造出一个敢爱敢恨、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山东汉子形象;在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里,只要集结号没有吹响,战士们就不撤退,他们这种承载着责任和勇气的军人精神震撼了观者的心灵;而在电影《老炮儿》里,冯小刚更是把一个老北京人的尊严和血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样摄人心魄……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硬汉”都是银幕荧屏上不可或缺的男性形象,观众仍然喜爱和需要“硬汉”形象。
大众审美是多元的,不管是“小鲜肉”,还是“硬汉”,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男性形象却变得单一且表面化,好像唯有“小鲜肉”出演的影视剧才会受到观众追捧。这其实是在资本逻辑的诱导下,影视创作走入的一大认识误区。在粉丝经济中,“小鲜肉”仿佛与流量、曝光率和票房收视画上了等号,投资方选择“小鲜肉”多为求稳心理作祟,为的是获得可预期的经济效益。然而,市场已经用大量数据和实绩推翻了这一伪命题——在一些玄幻题材和青春爱情题材影视剧中,“小鲜肉”主演演技尴尬、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往往成为其遭遇市场和口碑滑铁卢的重要因素;相反,《战狼》《湄公河行动》《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作品虽无“小鲜肉”加持,却因一众实力派演员的走心表演而增色不少,收获了令人满意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利益。这正好说明,甜腻的“点心”观众未必都喜欢,他们有时候可能更爱啃“硬骨头”。电影类型多样,角色多元,只有资本放开手,创作者坚定艺术创作的立场,把适合“硬汉”的还给“硬汉”,适合“小鲜肉”的交给“小鲜肉”,多元共存,相辅相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国产影视剧塑造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跳出影视产业的层面,从更宏阔的时代角度思考,“小鲜肉”屡遭炮轰,金钱只是表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文化中存在一种缺少血性、担当和厚重感的轻浅倾向,导致影视作品在抒写人的生命意识时老是畏首畏尾。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描述了一群人:“有本领把最高贵的思想变成舞文弄墨的玩意儿,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这群人里不只有一味向市场低头、向资本妥协,靠人气偶像铺就自己致富之路却不惜毁掉艺术生涯的影视从业者,更包含了重享乐轻思考,只想借影视剧中“小鲜肉”的情色调节生活烦闷,而回避生命的厚重感,不愿去挖掘和反思人生意义和社会问题的人。因此,我们呼唤影视作品中出现更多在面临困境和磨难时仍秉持着积极人生态度,能顽强地迸发出生命光彩,并不失风度和温情力量的形象,也希望社会上能涌现更多注重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洋溢着饱满生命情感的典型人物。唯有如此,“小鲜肉”泛滥的现象才能根除。
(作者:胡平,系《知音》月末版记者、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