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在广西师范大学近日举办的2017届留学生毕业典礼上,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何惟英用流利的汉语朗诵《长安秋望》。台下,远道而来的妈妈脸上漾满幸福与骄傲。
10年前,何惟英的姐姐也在这里度过了留学生活,回国后做出了一番事业。如今又见证儿子的成长,何惟英的妈妈对学校、老师的教诲充满感激:“孩子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倾心不已,来中国留学,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想。”
在广西师范大学,像这样的留学生“圆梦者”比比皆是。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白娜在当地获得政府奖学金后,选择到广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和我的伙伴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但我们都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白娜说,共同的志趣爱好,让她和各国伙伴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枢纽,吸引着各国青年纷至沓来完成各自心中的中华文化“圆梦之旅”。在东南亚,广西师范大学备受青睐,现有1500多名在校留学生中,来自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就有1200余名,占比80%。
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大,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韩国、越南、泰国、印尼等6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开展深度教育合作,联合培养本科和硕士层次的中外学生。
“在文化交流传播中,不仅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主动‘扬帆出海’,将文化交流的纽带缔结到更多国家和地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说。作为广西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广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教师互派、学生交换项目、举办国际会议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方式,为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沟通连接起了纽带。
李佳奇是一名在泰国工作的公派汉语教师。“除了教师身份,我更像是一名文化交流使者。”李佳奇说,自己这个民间“大使”,就像是在当地播撒文化的一粒种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文化交流的需求是相通的,我们在当地播种扎根,就等于为民间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除了公派汉语教师,广西师范大学还向泰国、印尼、韩国、缅甸、柬埔寨、厄瓜多尔、菲律宾、喀麦隆、埃及等国派出了一批汉语教育志愿者,他们在开展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同时,纷纷自觉承担起文化交流“大使”的作用。
此外,广西师范大学还通过设立“汉语文化中心”,挂牌“华文教育基地”,以及在海外成立办事处和校友会等方式,实现汉语推广、国际办学、交流合作多领域发展,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沟通和交融。
(作者:周仕兴 孟凡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