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日前,在由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与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绘本艺术拓展研讨会上,如何用中国绘本讲好中国故事成为热点话题,与会专家围绕如何以鲜明的中国风格,推动中国当代绘本的国际化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保持新鲜旺盛的艺术生命
最早的绘本不是画完要出版的,而是画家画给自己的孩子看的。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儿童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人,这一观点是欧洲绘本诞生的思想基础。“这种创作意识的不同,是绘本和连环画最重要的差别。”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沈尧伊说,“从阅读对象看,中国连环画早期读者是以儿童为主,后来延伸到成人。”
曾书写辉煌的中国连环画由于多种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末戛然而止。随着引进的绘本越来越多,连环画逐渐演变为收藏者的小众专宠。“弘扬几代连环画人的开拓精神,打破创作思维的惯性与惰性,以不断创新的连环画精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让读者不但有‘架上连环画’可以欣赏,还有绘本可以品读,是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出版社共同的历史使命。”沈尧伊说。
近十年来,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一直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梳理并重。特别是“大连环画观”的提出,为振兴连环画拓宽了思路、提供了范本。从“架上连环画”到插图和绘本,这些新探索不但展示出连环画的多种呈现方式,也证明了即便是传统的大众艺术,只要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把冲击转化为动力,也能始终保持新鲜的艺术生命力。“好的绘本可以提升文学作品的意境,开阔想象的空间。”沈尧伊说,“要解决好文图结合的问题,打破画种界限,谋求共赢发展。”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认为,“中国绘本”并不是对历史的回溯,而是比连环画和插图涵盖力更强的一个当代概念。“从中国绘本的发展状况来看,在绘本的图文关系中,对文学性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再现能力还需要加强。”尚辉认为,绘本的绘画性尤为重要。他强调,以前连环画的创作者都是美术名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是典范,其中创作者的塑造能力和感悟力具有决定性因素,“今天在文图关系上进行探索的同时,画家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应用能力仍需达到一定高度。”
开拓蓬勃向上的生长空间
绘本形式多样,受众群体庞大,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绘本热潮的发展,国内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独立绘本创作者以及相应的出版机构。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乐坚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经典连环画尤其黑白线描形式的作品得到了欧洲专家的肯定。“专业出版社和绘本作者共组团队的合作形式很有必要。”乐坚说,作者有绘画权、建议权,而出版社根据出版商经验、从市场方面与作者进行交流,两者一起努力把作品打造成受欢迎的图书。同时,他认为,目前绘本的销售系统还不是很规范。“无论是网络销售还是实体书店销售,出版机构都需要理清跟渠道合作的模式,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体系。”
连环画出版社主编何玉麟介绍,在连环画发展困难时期,他们对于出版的思路进行了调整,强化了推广工作。连环画进校园项目每年选取200余种连环画配送到学校,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他们还在国内外书展上进行连环画宣传推广,举办相关主题讲座、启动连环画的征稿赛,这些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贺绚说,连环画在我国一直属于“小画种”,连环画画家大都有自己更为标识性的专属画种身份,但伴随着全国性的创作动员和学术梳理,“架上连环画”已蔚然可观。这让连环画作者和从业者感受到,连环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依然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连环画以叙事性绘画的形式走进美术展厅,在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抒怀立传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生长空间。”贺绚说。
讲述真实多彩的生活故事
各个专业高等艺术院校纷纷设置连环画、插画等绘本专业课程,为绘本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绘画系主任刘智勇对中国绘本创新路径的思考体会颇深。他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绘本在作品题材上就要回归本土文化的表达,讲出和本土人文精神贴近的现代生活发展故事。”
绘本艺术的发展契合院校专业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变革趋势。鲁迅美术学院曾极大地推动连环画的创作,涌现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连环画家。2007年鲁迅美术学院成立了插图工作室,创作不拘泥于某一种绘画语言,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钥匙”。学院的连环画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用最恰当的方式,讲好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广州美术学院分别开设了图像传媒研究和绘本艺术研究课程。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张大风说,该学院在其动漫学院、版画系和中国画系都开设了绘本课程,武汉等城市的地铁里就有很多湖北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绘本展示。他认为:“绘本的发展可以更大胆些,甚至可以将绘本故事印到紫砂甚至丝巾上面结合推广。”
“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味道,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中国绘本这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在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正在以更加多彩的面貌、更有时代气息的形式“走入生活、贴近人民”,讲述中国阔步前行的故事。
(本报记者 田呢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