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线上线下,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各种数据信息正“满天飞”,甚至还出现了志愿填报培训或辅导机构。记者日前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訾艳阳,听他解读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打开方式”。
记者:如何准确把握填报志愿的相关信息,您有何建议?
訾艳阳:目前,知分知位大平行志愿出现以后,社会上有一些咨询机构在做这样的服务,很多考生和家长通过辅导机构的帮助来填报志愿,这种“花钱买安心”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服务未必适合每一名考生。我建议家长和考生充分利用便捷发达的互联网优势,浏览你感兴趣的高校近三年的整体录取分数线,具体到每个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做好前期准备。等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去找自己有把握报考大学的招生咨询老师,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第一手信息。
针对考生普遍纠结的“大学、专业、地域、兴趣”等因素孰轻孰重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要“综合权衡,做出选择”。从招生咨询角度来说,我们一般不讲哪个是第一要素,也就是说这些要素要综合考虑,因人而异。学校平台代表着人才培养的平均水准,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专业因素也要考虑,不能只看学校不看专业。综合考虑这两点,并结合兴趣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这才是一个优化选择的过程。
记者:最近有媒体报道,个别中学为了提高学校高考“清北率”,让学生报清华、北大相对分数要求低的专业,这样的高考咨询引导是否可取?
訾艳阳:我认为提高“清北率”这样的引导有可能会违背考生的自身意愿,我们应该反对这种“功利”的做法。
目前,有很多考生和家长会陷入一个基于“分数不吃亏”原则报志愿的误区,就是分分计较、一分不吃亏。在选择学校方面,这样看似很划算,但是当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分数不吃亏与自己长远的人生规划、专业发展相比,反而是次要的。我觉得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