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富贵怕见开花

    作者:王开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3日 15版)

        荣华富贵的命运,常人想要。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哲理,智者都懂。于是乎,戏剧性的情节就在历史中反复演绎:那些荣华到了顶点、富贵到了极致的人,内心感受竟然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美梦成真,惧的是大祸临头。

     

        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的小吏,通过长期观察厕中鼠和仓中鼠迥然不同的境遇,悟性大增,跑到秦国北漂,谋求发展,助秦王嬴政一统江山,荣任秦朝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的郡守,相当于省部级高官,几个儿子娶的全是皇室公主,几个女儿嫁的全是皇室公子。在秦朝,李斯位极人臣,又是皇亲国戚,若论荣华富贵,他人望尘莫及。李由回家休年假,李斯为之设宴,百官前来捧场,宝马香车数以千计,填街塞巷,水泄不通。这原本是一桩赏心乐事,李斯却从中看到了盛极而衰的征兆。他当众感叹道:

     

        “我曾听恩师荀卿讲过‘物禁大盛’的道理。我原本只是楚国上蔡的平民,皇上不嫌弃我愚钝,将我提拔到眼下满朝文武无人能及的高位,可谓富贵到了巅峰。物极必反,月满则亏,可我还没有找到歇脚息肩的地方!”

     

        李斯仍牢记恩师荀况的谆谆教导,说出这番话来,应该算个明白人。“物禁大盛”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必须留有回旋余地,切忌过于旺盛,过于亢奋,过于圆满。李斯对物极必反、月满则亏的道理了然于心,但他迷恋权势,患得患失,又很难说他是个真正的明白人。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耍阴谋,助胡亥取皇位,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坏事,只为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结果不妙,未能逃脱赵高的魔爪,灭族之祸从天而降。死到临头,他对身旁的儿子感叹道:“我想与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永远都不可能了!”李斯的刑场告白是一句大实话,悔之深矣,悔之晚矣。

     

        的确,一个人享有荣华富贵的同时,恐惧感常常是挥之不散的。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绝对是个明白人,封侯拜相之后,他对荣华富贵始终抱有警醒的认识。同治七年(1868)七月,他以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奉调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嗣后数月,与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办妥了交接事宜。十一月初四,曾国藩乘舟北上,欢送仪式盛况空前。就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他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栗。”曾国藩的预感相当准,此后,他不幸卷入天津教案,善后之难始料未及,从此精力日衰,健康状况一落千丈。

     

        晚清重臣左宗棠与曾国藩齐名,封侯拜相之后,他在家书中多次提及一句老家的民间谚语“富贵怕见开花”,戒惧之情溢于言表。最终,他只分给每个儿子五千两白银,教导他们早作打算,自食其力。

     

        富贵怕见开花,原因何在?与富贵相伴的,往往是骄奢淫逸,甚至招致祸患灾殃。为了防患于未然,在自省方面,在家教方面,有识之士都要下足苦功夫。如今,我们读一读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就不难发现,他们既担心自己居于富贵之乡,忘却耕读之本,又担心子孙养成纨绔习气,干出败德营生。“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很显然,荣华富贵成了他们沉重的精神包袱。富贵怕见开花,真不是一句玩笑话。古今大贪官暴露出来许多“脓疮”,病根均在酒色财气之中,父邪子效,夫贪妇随,不落法网而不止,不闯大祸而不休。要说可怕,还真是可怕。

     

        晚清时期,万方多难,百姓劫后余生,曾国藩与左宗棠居高位而不忘本,均能严于自律,他们在任上做了许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比如赈济灾黎,建造义塾、义仓、育婴堂,修葺文庙、书院,开设书局,刻印经典,诸如此类,不惜动用自己大部分的养廉银。富则利济乡里,贵则泽被天下,他们的做法既是明智的,也是大有裨益的,青史牢牢地记住了他们的功德。唯有此花能结善果,亦唯有此花永不凋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