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以兴趣、匹配度和需求来确立专业志愿

    ——访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东

    作者:严红枫 周炜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1日 05版)
    北京市举办的一场高招咨询会上,家长在翻阅高考报志愿的资料。阿静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期如期而至,考生和家长们又将开始新一轮选择与纠结。如何让考生在这关键时刻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大家迫切想知道的。6月19日,记者专访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东,请他谈谈关于志愿填报的原则与策略。

     

    在三个维度下确立志愿

     

        记者:考生在专业填报时应该重点考虑哪些要素?

     

        王东:填报志愿、选择未来应该是考生成人后的第一次独立决定的事情,家长应该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导,让孩子自己负起责任,主动思考、分析、选择、填报高考志愿,不要逼着孩子去选父母心目中的所谓“好”学校和“好”专业,而是鼓励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追求梦想的人。

     

        具体志愿选择时,我建议考生从兴趣、匹配度和需求三个维度去确立专业志愿。

     

        第一个维度是兴趣。据相关调查显示:近60%的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是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或服从调剂进入所学院校和专业,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50%的学生表示将会重新选择。如果没有兴趣,学起来肯定会很累,效果不会很好。浙江大学在高考招生政策中,充分考虑到了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在普通批次,我们能确保100%满足学生的专业志愿。什么叫100%呢,就是学生填满专业志愿,就不会被调剂到他没有在志愿表中填写的专业。学生最后所录取的专业,必定是他填报时的专业志愿中的一个。

     

        第二个维度是匹配度。不要粗放地理解对专业的兴趣,比如对金融学感兴趣,你是对这个行业赚钱感兴趣呢,还是对数字感兴趣?对计算机专业很感兴趣,是对计算机游戏有兴趣,还是对电脑硬件或者编程有兴趣?与一个专业是否匹配,可以从你高中的优势科目来考察。

     

        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在志愿填报时做到知己知彼,这个“己”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和特长,“彼”就是高校和专业,然后帮助孩子分析、比较,寻找能发挥孩子特长、成就理想的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切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是社会需求。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追求热门专业的做法,只是提醒考生不要盲目报考热门专业,而是要充分考虑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有的热门专业对应的社会需求的确很大,而有的则是“虚热”。为什么会出现有的社会需求高的专业,招生分数会相对低呢?这些专业或许在人们的观念中相对来说比较“艰苦”,但要考虑到社会是在进步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工作条件肯定会逐渐改善。比如地质专业,过去人们印象中的在大山中艰难跋涉的场景会越来越少,人们可以借助遥感、航拍等更先进的手段来替代部分艰苦的工作。

     

    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未来

     

        记者:志愿填报,怎样把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王东:我很想对考生说,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未来。

     

        一所学校的声誉、文化传统,不同时期积累的文化认同、各种强势学科等,都是我们考察一所学校、一个专业的重要角度。不但要看现在,还要看过去,看未来。

     

        比如,浙江大学地处,这里有非常活跃的电子商务经济基础,浙大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控制、机电、数学、管理等专业全国领先,既是“绩优股”,又是“潜力股”。依托地域环境,学校必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领域产生重要的贡献和社会影响,培养大量的人才。

     

        我建议家长能陪孩子一起通过各种途径去充分了解不同学校的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以及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走进不同的大学,你就会感受到不同的大学气质,这来源于不同的办学历程、发展特色和地域文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复合交叉人才。实施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精品化战略,推进课程体系的宽、专、交和课程内容的精、深、通的结合。学生只要选大的方向,进校后通过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了解各学科的方方面面,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长,确认主修专业。这样,学生就有更多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大类招生让同学们拥有更多交叉学习的平台,更多复合型学习的渠道,学生的交流机会多了,选择多了,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我们的孩子会成长得更鲜活、更自主,更加从容地适应国家、社会的需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