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忠诚担当 仁爱情怀

    ——姚玉峰为医为师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心路历程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3日 01版)

        【光明的“摆渡人”姚玉峰系列报道之一】

     

        姚玉峰,来自浙江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

     

        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它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面对知识面和知识深度要求高、对技术和技能要求苛刻,工作清苦、回报最少的角膜病专业,姚玉峰说,他对专业的选择是基于人的价值,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利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每一台手术,姚玉峰都尽可能追求完美,对每位患者的手术,他都苛刻地要求自己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

     

        作为世界角膜移植手术的第一人,姚玉峰经常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甚至有人出重金请他去开刀,但他从不走穴捞钱。

     

        “到外地开刀,环境是陌生的,和自己配合的团队也是陌生的。做眼角膜手术,需要精细到6微米,在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的眼角膜内皮层上做手术,是非常非常精细的活儿。我们需要团队间的相互了解,需要队员们心领神会的协作、天衣无缝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强调说,“我对这种境界、这种效果的追求,对最佳治疗效果的考虑,远远超过对任何经济利益的考虑。”

     

        姚玉峰认为,医学是一种直接面对生命的职业,作为医生应该立足于事业,而不是立足于个人的经济利益,事业传承的价值远高于个人的成就和利益。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医乃仁术,如果有10个、100个、1000个姚玉峰,那可以给多少人提供方便、减少治疗费用?可以让多少人减轻痛苦、重见光明?姚玉峰认为,是国家,是伟大的时代,让他有机会出国留学,走向了更高的平台。在他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做了他的“摆渡人”,他也要做这样的“摆渡人”。这样才能泽惠所有患者,才能不违他学医的初心,才能不违导师的厚爱,不违国家的期望。

     

        从2009年起,在医学会和医院的支持下,他开始了姚氏法和角膜病知识的普及工作,每年举办两期培训班,每期培训500人,没有收过一分讲课费。他毫无保留地把独门秘诀授之于人,无偿献出专利。

     

        看到期期爆满的培训班,姚玉峰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几乎凭一己之力,让姚氏法角膜移植术不但在全国推广,更在全世界推广。

     

        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能用姚氏法让患者可以就地得到治疗,给患者送去光明,姚玉峰无限欣慰,无比骄傲。

     

        “我不怕教会别人。这个教学过程,也会促进我不断创新!”姚玉峰希望将来有学生能超越他,“只有这样,中国才不会仅仅是患角膜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是一个能治疗角膜病的强国!”

     

        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许叶圣说:“姚老师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正像一盏明灯,不仅点亮了患者的生命,还照亮了我们医者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从医道路的目标与价值,激励我们不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初心。”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