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让孩童不再“望园兴叹”

    ——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难点求解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8日 05版)
    南京,幼儿园的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外出游玩。安心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贵州省思南县青杠坡镇岩头河“希望童园”里,孩子们在上室外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湖南新邵县某幼儿园的孩子在上课。吕建设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全面二孩”时代来临,百姓期盼普惠性幼儿园】  

     

        又见“幼儿园报名战”:全家总动员排队,只图给孩子谋得一席之位。

     

        随着第一、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6年的77.4%,社会普遍关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总体上,普惠性资源依然不足,公办园少、民办园贵的问题在许多地区仍比较突出。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人口的刚性增加对教育公共服务挑战很大,首当其冲的就是学前教育。

     

        日前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那么,在实施第三期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重点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广覆盖 缓解山区、城市孩童“入园难”

     

        学前教育的城乡差异仍很突出。专家称,城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明显高于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山区村级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和民办幼儿园的整体缺位,让贫困山区偏远村落的孩子“望园兴叹”。

     

        难题并非无解。

     

        “可借鉴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山村幼儿园’的经验,采用‘混龄式小园小班’或‘小幼一体化’模式,利用村级小学的富余校舍或公共活动室(如村委会),作为村级幼儿园的开办地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幼特教研室副主任周丛笑告诉记者。

     

        在对古丈县的调研中周丛笑发现,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的村落,近年来在各方资助下,探索出了村委、小学、幼儿园“村、校、园合一”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的游戏室、活动室等场所在节假日、晚上和农闲时间向村民开放。

     

        在古丈县这样的山村幼儿园共计72所,在园幼儿836人,每园10~40余人不等。20人以下开设一个教学班,20人以上开设两个教学班,每班配备一名志愿者教师,实行混龄教学。这种山村幼儿园由政府主导、企业资助、社会参与、地方支持,符合古丈县山高、散居的特点,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44.1%提高到现在的85%。

     

        缓解“入园难”,首先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并把“双50%以上”(即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50%以上和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比50%以上)作为各地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考核指标。

     

        公办幼儿园除了扩增量,还要保存量,要减少企事业单位办园的流失。建议把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等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统一建设和管理,在资金投入上与教办园同等待遇,既为企事业单位减负,也留住了公办幼儿园资源。

     

    保基本 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率最高,比上年增长15.48%,总投入达2802亿元。

     

        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专门实施了面向农村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重点扩大中西部农村的学前教育资源。2011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日前又出台实施了第三期行动计划,在这些综合措施影响之下,学前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现实是,学前教育依然在爬坡。

     

        “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却无法感染我,我看见办公桌上的两份辞职信,心里如同一块巨石压着。”网友“梦里花09”是株洲一所一级普惠幼儿园的园长,这份焦虑帖叙述了他开办的幼儿园遇到的瓶颈:运转困难、人才流失,幼师对职业的归属感明显降低。多家民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在政府现行补贴标准下,幼儿园难以维系运转。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明确,要扩大普惠性资源,通过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满足绝大多数幼儿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伍香平认为,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督促和激励县区落实政府责任。探索多种普惠举措,吸引社会资本举办有质量的幼儿园,实现办园投入主体的增量,推进学前教育持续有效的资源扩容。灵活调配财政性经费对普惠性民办园投入,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速度,扩大普惠性民办园的数量。

     

    有质量 师资为重,实现高质量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素质不高是长期制约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高丙成说,二孩时代幼儿园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师幼比长期徘徊在平均为1∶20至1∶23的低水平,农村地区更低,与国家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补充在各地普遍受阻,而许多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低成本聘用无资质教师。编制、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保障程度差、流动性大,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幼教事业。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要求,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体系:一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二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三是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要增加学前教师,一方面应支持各地师范学校的建设,拓展各地高师、师专和幼师的培养能力;另一方面,面向师范生、综合高校学生,招考、培训其成为合格学前师资。同时,广开招纳大门,面向社会上有志从事学前教育并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群招考,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适宜的差异化培训。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高丙成认为。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