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5日 星期一

    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创作精品

    ——访《白鹿原》主创团队

    作者:牛梦笛 孙瑜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5日 05版)

        【《白鹿原》:经典为何经久不衰】  

     

        《白鹿原》电视剧“十六年磨一剑”,终于将陈忠实先生的皇皇巨著搬上了电视荧屏。主创团队怎样完成文学作品到电视剧的改编?他们面临了什么困难,又如何克服?近日,记者采访了《白鹿原》中饰演白嘉轩的张嘉译、饰演仙草的秦海璐、饰演田小娥的李沁、出品人赵安,他们讲述了拍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回答了文艺创作如何贴近现实、精益求精。

     

        记者:相较于电影,您觉得电视剧的改编优势在哪儿?

     

        张嘉译:《白鹿原》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电影因为时间限制,只是截取了小说中的一个段落进行演绎,删减了很多内容。原著中很多丰富的内容没能展现给观众。电视剧得益于其较长的篇幅,可以展开很多条线来讲故事。我们的剧本有42条起承转合的命运线,42个完整的人物。因此,能更准确、完整地展现出小说的全貌。每一个人物都有空间去诠释,是其他艺术类型无法实现的。比如电影里没有的重要角色“白灵”,电视剧就很全面地刻画了这个人物形象。电视剧的受众面比电影、小说大,改编成电视剧也能使更多观众看到《白鹿原》。

     

        记者:你们到农村体验生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沁:我们大都没有做农活的经历。姬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是个麦客,割麦要十分熟练。他不会使镰刀,学习过程中还受了伤。李洪涛老师天生比较白,为了练出鹿三黝黑的肤色,晒太阳不成,就用烤灯。那阵子他一天烤12分钟,负责烤灯的人都说,12分钟有点多,很伤身体,但他还是做了。

     

        记者:去陕西农村体验生活对拍这部剧有什么意义?

     

        秦海璐:体验生活对于艺术创作者,尤其是对于作为表达者的演员来讲,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体验生活也是一个剧组成员们学会“抛弃剧本”的过程——它促进演员们思考作品真正想表达什么,每个角色需要肩负什么责任。你的表演想传递什么,要传递到什么分寸?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剧组每天工作完后,一些新演员还会给我发微信说等我一起分析剧本,询问接下来怎么演比较好。于是十几个人在电梯间讨论剧本。一直到最后,整个剧组都是用这样精益求精、毫不放松的态度去完成拍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培养新生代演员们对于艺术创作的专业性,再让他们把这种习惯带到其他剧组里,这样就能一点点感染大家、影响整个行业,我觉得这才是剧组体验生活的真正意义。文艺创作想要出精品,必须要秉承这样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记者:这部剧从立项到拍摄,如此艰难的过程,是否想过放弃?是什么让你们坚持到现在?

     

        赵安:当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等立项下来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要等15年,真不一定能坚持住。坚持到现在最重要的动力是情怀,我们想拍一个过了20年都能看的《白鹿原》,这需要保证每个制作细节的质量。《白鹿原》是部经典小说,它改编的电视剧一定有很大的价值。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剧对世界都是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就是为了能展现这个价值。 (牛梦笛 孙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