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时常听到产业界对职业教育的不满,其中就包括职业教育过于僵化的观点。面对市场和产业发展,如何让职业教育反应更为敏锐?不妨先看几则新闻:
报道一:2014年天津市自行车总产量完成4188万辆,出口量达2251万辆,再度创造自行车出口值全国第一。电动自行车产量首次出现小幅下滑,总量为1624万辆。
报道二:“××自行车”(某全国连锁的公共自行车公司——作者注)在全国105个城市投资、运营、管理40万辆公共自行车,5000名运营管理人员负责车辆的安全检查、卫生保洁保养和定期的车辆零部件更新。
报道三:“××单车”(某种共享的公共自行车——作者注)不需要固定停靠地点,取车停车灵活,大幅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上海是“××单车”开始运营的首个城市,而且目前也只限于浦西中环以内,而后会陆续扩展到更多城市。
报道四:“××单车”已经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投资集团领投,××资本等跟投。而就在8月中旬,“××单车”刚刚宣布B轮融资完成的消息。
读了以上的报道,可以看到,在汽车已经进入家庭的中国,自行车仍然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世界最大规模的自行车使用国,每座城市都建设了庞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互联网+公共(或共享)自行车”已经在许多城市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自行车产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本身影。可以推想,这个以自行车为中心的产业群的从业者人数可能要以十万计。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我自然会联想到:这个产业以及其他产业中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由谁来培养?
查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在“加工制造专业类”下,与陆上交通工具相关的专业有“汽车制造与检修”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所列举的专业方向除了与汽车相关的方向外,还有“摩托车制造与检修”和“拖拉机制造与维修”,没有自行车相关专业方向;在“交通运输专业类”下,陆上交通除了轨道交通专业外,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14个专业方向,也与自行车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经过调研,我们无法确认在国内有没有学校开设自行车专业,但一般而言,多数学校总是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为开设和发展专业的依据,估计自主开设自行车专业的学校并不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忽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这一技术发展链条中的一环呢?
是不是因为自行车技术已经简单到无须专业化培养的程度?有可能。根据我们的了解,许多的自行车制造环节已经实现了技能碎片化,从生产环节来说,这个产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也存在大量其他的服务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能被高度碎片化的专业,为什么自行车不能像它们一样享受同样待遇?更何况我国的自行车产业正在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服务业化方向发展,也在走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能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是不是因为其他专业已经培养了自行车产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不需要专门化的培养呢?也有可能。无论是自行车制造中的加工制造还是公共自行车运行中的投融资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都有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学了那些专业的毕业生进入自行车产业稍加培训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但同样的问题是:如果这可以成为决定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条件,那么专业目录中会有多少专业失去目前的专业地位?
当然,是否在职业教育中设立自行车专业需要科学而严谨的认证,但我想说的是,目前的专业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落伍的:首先,目前我国仅工业领域就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2010年版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共有专业321个,按照《目录》“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的要求,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因此,必然会出现教育界对产业需求的选择问题。但从上述讨论来看,《目录》在处理不同产业的需求时显得不尽公平,许多听起来不够高大上但却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产业被排除在《目录》之外。
其次,职业教育总是在向社会承诺“专业与产业对接”,但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一个产业总是复合的:自行车产业不仅有加工制造,也有工业设计,也有社会公共服务,也有投融资,而我们的专业目录仍然坚持“加工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区分。专业化教育真地能使职业教育满足产业需求吗?我们当然不否认,专业教育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层次并不一定真的需要高度专业化,社会可能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
最后,2010年时中国的GDP总量为6.5万美元,2015年达到11.3万美元,差不多翻了一番,许多经济新业态、产业新形态涌现出来。这五年,中国在面板产业、互联网产业、手机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甚至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用2010年修订的专业目录来管理2016年的专业建设显然是不合理的。
专业管理的思路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今天,是否仍然继续适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作者:臧志军 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