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缩短审批时限250个工作日、精简审批科室83.5%、精简审批人员78.4%……7个月时间,辽宁省辽阳市将原来20个委办局分散办理的165项审批事项集中到新成立的审批局办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起行政审批、监管的新机制,形成审批与监管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监督的行政管理新格局。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快审批
“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限最短、群众办事最便捷。”2016年5月,辽阳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中行政许可改革,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低的起点。同年9月,辽阳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全市20个委办局分散办理的165项审批事项,逐步集中办理,涉及审批的40枚印章统一改为审批局一枚印章。同时,20个委办局参与审批的相关科室和人员部分划转,原有91个科室被精简为15个、人员精简到62人,精简率分别达83.52%、78.40%。
通过流程再造改革,辽阳市行政审批办理时限减少3912个工作日,压缩77.48%;减少审批环节204个;现场踏勘、评估事项减少2043个工作日,压缩76%;取消无法律依据的审批要件和前置条件139项。同时,辽阳市构建“橄榄型”审批模式,将层层审批变为分级审批,科员即办件达到64项,接近39%,最大限度地增加当日一次性办结的“即办件”数量。“批准是常态,不批准是个例。”辽阳市审批局局长隋锡君告诉记者,所有不批准的审批事项都要上报,并详细说明具体原因。
民营上市企业辽宁科隆精化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笑衡深有感触:“原来为了跑审批,企业特意设立了相应的部门。如今,直接面对审批局,一个人就可以申报审批事项,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
化学反应,“并联审批”真高效
不满足加减法的简单物理组合效应,辽阳市探索改革化学反应的最优效果。市审批局将划转的16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网、手机审批客户终端、微信审批平台,实现审批事项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等远程服务。网上审批给流程再造创造了条件,辽阳市开创性地推出网上“并联审批”的新模式,将原来依次在各个部门申报的“串联”审批,改为齐头并进的“并联”审批,并实现了网上在线预审、办件签批流转、行政权力电子监管等多项功能。
辽阳石化亿方工业公司党委书记白连阁告诉记者,原来按照流程审批,要依次向相关部门递交材料,一个部门卡壳,整个审批停滞,给企业带来极大困扰,“并联审批”给企业节省的时间就是看得见的经济效益。
截至今年4月中旬,辽阳市审批局通过网上审批平台办理各类审批业务3652件,网上审批率达83%。其中,实现“并联审批”的医院、学校等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285个工作日,最终缩短为35个工作日,比以往节省250个工作日。
批管分离,体制革新最优化
集中审批改革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职责划转上,辽阳市将目标瞄准改革的核心——把审批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批管分离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彻底转变,有效破解“审批迷恋”与“监管迷茫”。
市审批局成立以后,剥离出来的审批权被装进制度的笼子牢牢管控、高效运行,其他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的重点自然而然地落在监管工作上。通过推行批管分离、批验分离、批办分离,辽阳市最终形成行政审批局对审批内容、过程和结果负责,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审批后的监管负责,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监督的新格局。
“批管分离的工作模式,让行政审批独立专业运行,从制度上斩断了审批权力的利益链条。”隋锡君告诉记者,通过批管互动交流系统,辽阳市实现审批监管工作无缝衔接,从而倒逼监管职责,推动了相关职能部门从行使权力向承担责任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发生,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
(本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