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一周年前夕,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太空“合体”、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诞生、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重大科技突破捷报频传,大大振奋了国人精神,充分展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辉煌成果和广阔前景。
放眼当今世界,科技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统统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全球,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日趋成熟,新技术革命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契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潮流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角逐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身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历史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们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们要广泛吸引海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服务,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竞争激励与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与此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铺路搭桥,加快改革束缚科研创新活动的不合理体制机制,为科研人才充分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从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的不懈努力,到新时期科研攻关队伍殚精竭虑的埋头苦干;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到深圳南山、武汉光谷,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而笃定的脚步。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让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驱动中国巨轮行稳致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