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9日 星期一

    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

    作者:颜芬 颜叶甜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9日 05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一重要论断,精准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丰富道德情感、道德原则、道德理想,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对于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并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以中国古典音乐为例,《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经典作品,无一不内含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无一不在优美的旋律中净化人心、陶冶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不难发现,优秀传统音乐作品就是能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的宝贵资源,它的这种注入内心的教育功能,理应引起重视,给予强化。可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首要地是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进而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促进优秀传统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有机融合。

     

    善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高校德育要以科学的方式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中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比如,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基本思想理念时,要着力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如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时,要着力阐发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等时,要着力阐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同时,还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阐发,即要向学生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以及基本走向,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丰厚滋养,阐述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实践之需,明晰丰富多样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阐释中华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并创新发展,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善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的最为丰厚的道德教育资源。2017年5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指明了方向。为此,高校德育工作既要追本溯源、承续精髓,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认同。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高校德育要求,创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创造条件开展读经诵典、诗词大会、国乐欣赏等活动,通过诗词美、音乐美的淋漓尽致地展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参与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此外,在信息时代,要不断拓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路径。例如,实施“互联网+文化工程”,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技术攻关,努力把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建立健全相关系列体制机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体验,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熏陶,引导大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以及创新实践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作者:颜芬 颜叶甜 单位:西南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