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蓝鲸”游戏背后是青春期认同危机

    作者:田丰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2日 02版)

        【新闻随笔】

     

        近期,全球媒体不断曝光一个名叫“蓝鲸”的游戏,这是由俄罗斯一位心理学系大学生发明的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被鼓励在50天内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每天清晨4时20分起床、割伤自己等,最后更会命令参与者结束自己的生命。据悉,目前这个游戏至少在十几个国家蔓延并导致青少年自残或死亡案例出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十多岁的青少年遵从一个看起来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死亡游戏呢?

     

        现有信息表明,“蓝鲸”游戏里充满心理陷阱。游戏的管理者会在新成员加入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必须完成任务、提供身份证信息等。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承诺而获得依从的心理策略,其目的都是通过“登门槛效应”来构建参与者未来服从更加荒唐要求的虚拟情景。然后,再通过更多情境性因素的控制,逐步形成参与者的无意识习惯、自我知觉和自我卷入。虽然参与者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一些趣味、获得成就感,但这些“爱心炸弹”最终将导致悲剧的发生。

     

        “蓝鲸”游戏的受害者大部分是10多岁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青少年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再被父母和家人宠爱,感到不被理解和孤独。而学业和就业上的压力,也会引发一部分人开始怀疑现实世界。种种“变故”都可能让青少年质疑父母、怀疑和抵触主流价值观,从而接受不良思想的感染。

     

        尤其是青少年早期,往往是一个人开始寻找可融入群体、觉察自我成熟的时期,也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认同危机”时期。他们会有意识地对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兴趣进行选择,不断尝试扮演新的社会角色,以此寻找能够带来社会肯定和心理满足的自我意象。最典型的是在社会情景和同伴压力下,通过模仿和服从某种特殊的行为来摆脱他们之前稚嫩的自我意象,比如,模仿成人抽烟、打架等行为。“蓝鲸”游戏正是利用了这种“认同危机”,一旦其语言和行为上的承诺与青少年个人心理形成联系,后果难以控制。

     

        目前“蓝鲸”游戏蔓延的势头已经被我国有关部门及时控制,在处理这一虚拟世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还应当看到“蓝鲸”游戏背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性在于,青春期“认同危机”之下,青少年的行为模式选择往往会遵从抵制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规则,偏信于不良文化思想。而特殊性则是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网络不良行为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更为广泛,防范的难度也更大。

     

        “蓝鲸”游戏的出现是一种特别警示,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上入手,重点解决青春期的认同危机和自我迷失。包括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用多种教育方式,鼓励青少年坚持正确的信念。家长、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让青少年接触多样化、多种来源的信息,培养起自我识别和自我防御能力。要引导压力转向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方向,多使用青少年叙事者自己的故事来展现他们的世界,激发他们的自我说服能力。此外,还应净化互联网环境,清除不良社会思想和行为模式的传播源和传播路径,塑造有助于青少年良性发育的互联网空间,由此提升青少年对类似文化的免疫力。

     

        (作者:田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