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创业孵化三十周年。日前,以“全球变革中的创业孵化”为主题的2017年国际创业孵化峰会在成都召开。新成立的“国际创业孵化联盟”将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完善国际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速创新资源流动,推动中国创业孵化的国际化进程。
数据显示,30年来,中国创业孵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吸纳和服务了40多万家初创企业、带动就业200多万人。目前,我国孵化器的规模、孵化场地面积、所孵企业数量均跃居世界首位。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称,当前我国孵化器产业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一些孵化器可能陷入倒闭潮,甚至出现“孵化器太多了,创业者都不够用了”“整条街都是看上去一样的孵化器”“孵化器并没有能力帮助创业者发展”等质疑声音。这背后也反映了我国孵化器还存在着同质化、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结构升级等问题。
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看来,我国孵化器在促进创业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孵化器通过创造一个相对优化的局部环境,让有创意的人将创意变成样机、产品,最后变成一个商品,甚至成为一个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清华大学科技园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推出了中国孵化器标准,接下来我们还将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带领下,继续推出更多的中国孵化器标准。”清华大学科技园创始人梅萌认为,中国的孵化器在未来30年里一定能够引领世界。
专家表示,要在创新创业孵化的生态体系和服务体系方面,深化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实际上,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孵化器产业要想更好地发展,还要能够精准地研判机遇与挑战,融入国际创新创业生态循环,在国际孵化中充分对接全球创新链,吸纳全球创新创业人才。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创新能力是制胜要素。”太库科技全球首席执行官黄海燕表示,现在的全球化也是创新全球化,各国都在利用全球资源培育自己国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我们要紧跟全球创新变革,整合全球产学政经研资源,形成独特的商业体系,走出了一条集合全球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
据统计,目前太库科技已经在全球7个国家打造了30个孵化器,空间总面积超45万平方米,孵化企业602家,企业总融资超过5亿美元,总估值超过58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创新合作伙伴225个,与全球50多个知名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获得150多个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今年太库科技还将在莫斯科、波士顿和波兹坦建立新的孵化器,进一步扩大创新版图。”黄海燕说。
专家认为,孵化器产业应做好“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有效连接政府与市场、科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升级成为培育新业态、释放新动能、打造新引擎的服务器。(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