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从2007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承办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历经10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搭建起职业教育援外培训、科研和产教协同的多维平台,援外培训成效明显,帮助受援国家提升了人力资源水平,推动民生改善,提升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职教援外品牌
在承接援外培训任务之初,学院便与宁波市商务局、北仑港等政府部门及企业合作,搭建政校企联动的多维援外培训平台。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71期援外培训班,培训学员数量累计1534名,受援国的范围涵盖了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6大经济走廊,共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中东欧的110个发展中国家,受训学员多来自受援国家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职业教育管理、汽车产业管理和港口管理等展开。
职教援外品牌已经在受援各国开始形成,学院也因此被商务部授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
通过优化援外培训的课程设置,构建系统而又有职教特色的援外培训管理模式等方式,学院不断提高援外培训的效果,持续打造职教援外的品牌。学院剪纸、茶艺、书法等具有中国元素和特色的体验课程灵活渗入援外培训方案,深化援外培训的内涵,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援外培训在提升了学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系统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港口管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塞内加尔的教育部官员YOUSSOUPHA表示:“希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访问亚太地区和非洲国家,深入了解当地院校的办学情况和经济发展需求,以便进一步讨论在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考核评估、质量保障、设备设施、校企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喀麦隆杜阿拉大学的朱尔斯·阿苏穆博士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会议上发表感言:“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高职院校,在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与交流中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科研服务援外实践
为提升援外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推进培训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宁波市教育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研究院以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需求与对策研究为基础,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援外培训绩效评价、优化策略研究,有效推动了援外培训实践效益的提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成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的一项新课题。
4年来,研究院已完成了6个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实地调研,梳理了非洲22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概况,形成了《也—中友谊高等科技学院调研报告》《南非、赞比亚和肯尼亚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源考察报告》《贝宁、斯里兰卡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考察报告》等多项研究报告,为学院援外规划的制定、援外方案的设计、援外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服务并促进了学院援外实践的顺利开展。
产教协同提升援外实效
2013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当地知名企业宁波天时国际合作,筹划在贝宁建立“中非(贝宁)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以贝宁为中心,为西非各国和在非中资企业培训各类实用技能人才,以便为经济领域的合作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2015年以来,学院定期派遣电气、机械和商务类专业教师赴贝宁短期授课。
2016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贝宁CERCO学院以及在非中资企业在贝宁科托努市正式合作成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当地企业培养培训技术人才。科托努市市长Lyadi Soglo表示,希望学院能为科托努市、贝宁、西非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慷慨送到贝宁,为贝中两国友谊作出贡献。CERCO学院Alain Capo-Chichi校长表示,贝宁就业形势严峻且失业率较高,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对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师也有很大的需求。“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成立给贝宁职业教育的进步和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为更好地汇聚国内优质职业教育和企业资源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宁波市教育局三方于2016年10月在北京共同举办“一带一路”产教协同峰会,并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致力于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和产业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和产业合作框架。产教协同平台的确立,无疑夯实了职业教育援外合作的基础,能够实实在在地推动各合作国家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慧波,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援非综合能力建设及耦合治理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YJA880093)